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其二》
《金缕曲·其二》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一树初黄柳。到天涯、一番展卷,一番回首。

纸上鸥波曾照影,绿鬓丝丝都丑。

算不是江南载酒。

错把晓风残月句,向旗亭、唱破双鬟口。

侬自作,自承受。当年坐雨篷腰漏。

费工夫结成愁伴,与镫相守。

我辈狂踪无着处,两字才名依旧。

要归享荒山敝帚。

今日披图田怅惘,许多时、面为观河皱。

只少个,画中友。

(0)
鉴赏

这首词以“一树初黄柳”起笔,描绘出一幅秋日景象,诗人借景生情,将自己对往昔的回忆和感慨融入其中。"到天涯、一番展卷,一番回首",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仿佛在翻阅历史画卷,每一次回顾都满含深情。

"纸上鸥波曾照影,绿鬓丝丝都丑",通过比喻,暗示了岁月流逝,青春不再,诗人感叹自己的容貌憔悴。“算不是江南载酒”,暗示了曾经的豪饮欢聚已成过往,而今只能独自品尝愁苦。“错把晓风残月句,向旗亭、唱破双鬟口”,形象地写出诗人试图借酒浇愁,却在歌女的歌声中更加触动心弦。

“侬自作,自承受”表达出诗人对自己的命运有着清醒的认识,知道一切皆由自己承担。“当年坐雨篷腰漏”回忆起过去的风雨经历,与“费工夫结成愁伴,与镫相守”形成对比,凸显了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孤寂。

“我辈狂踪无着处,两字才名依旧”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嘲,虽然才情仍在,但人生无常,找不到安身之处。“要归享荒山敝帚”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即使生活简朴,也愿意独自享受。“今日披图田怅惘,许多时、面为观河皱”描绘出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愁绪,如同凝视江河般深沉。

最后,“只少个,画中友”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遗憾的是,尽管景色如画,却缺少一个能共赏的人。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宛社十一集祝坡公第九百十一生日

江流入海万波鳞,谁识庐山面目真。

十上建言关大计,千秋谬解作词人。

琼楼玉宇终馀梦,芳草天涯忍送春。

锋隙三冬逋客泪,瓣香今又及兹辰。

(0)

夜中

生涯攘攘驱头脚,兀坐何如独夜中。

跬步书城一身大,残更茗碗十年同。

静闻鼾息矜犹醒,略数名心遣未空。

绕梦灵椿思絮语,乱鸡初雪此灯红。

(0)

九逝

寒拾长廊开口笑,璧琳古寺倚松吟。

八风淩谇不到处,九逝蹉跎馀此心。

同难故人皆丧逝,积年蓄念费消沉。

夜来月色清如水,照我绳床百感侵。

(0)

宿河坪丙舍

眼冷家山合断魂,遗黎未尽是天恩。

蓬窗影与寒灯静,雪夜心同浊酒温。

访旧残僧惊已化,破愁故侣肯相存。

归来恸哭松楸下,犹作人生幸事论。

(0)

落花十首·其八

悄悄春心晓镜慵,披衣凉入五更钟。

箧中凤烛缄新泪,天上鸾书问旧容。

韩偓有身酬雨露,陶潜何病止醇醲。

偏反一树思何远,万一金华殿里逢。

(0)

潼山村宿

曾无一溉苏穷壤,欲乞九河湔涕痕。

胞与斯民原妄念,孑遗末世自烦冤。

髓乾犹迫诛求令,时改方知湛濊恩。

水涩山枯夕阳尽,梦魂悽恻住荒村。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