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初黄柳。到天涯、一番展卷,一番回首。
纸上鸥波曾照影,绿鬓丝丝都丑。
算不是江南载酒。
错把晓风残月句,向旗亭、唱破双鬟口。
侬自作,自承受。当年坐雨篷腰漏。
费工夫结成愁伴,与镫相守。
我辈狂踪无着处,两字才名依旧。
要归享荒山敝帚。
今日披图田怅惘,许多时、面为观河皱。
只少个,画中友。
一树初黄柳。到天涯、一番展卷,一番回首。
纸上鸥波曾照影,绿鬓丝丝都丑。
算不是江南载酒。
错把晓风残月句,向旗亭、唱破双鬟口。
侬自作,自承受。当年坐雨篷腰漏。
费工夫结成愁伴,与镫相守。
我辈狂踪无着处,两字才名依旧。
要归享荒山敝帚。
今日披图田怅惘,许多时、面为观河皱。
只少个,画中友。
这首词以“一树初黄柳”起笔,描绘出一幅秋日景象,诗人借景生情,将自己对往昔的回忆和感慨融入其中。"到天涯、一番展卷,一番回首",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仿佛在翻阅历史画卷,每一次回顾都满含深情。
"纸上鸥波曾照影,绿鬓丝丝都丑",通过比喻,暗示了岁月流逝,青春不再,诗人感叹自己的容貌憔悴。“算不是江南载酒”,暗示了曾经的豪饮欢聚已成过往,而今只能独自品尝愁苦。“错把晓风残月句,向旗亭、唱破双鬟口”,形象地写出诗人试图借酒浇愁,却在歌女的歌声中更加触动心弦。
“侬自作,自承受”表达出诗人对自己的命运有着清醒的认识,知道一切皆由自己承担。“当年坐雨篷腰漏”回忆起过去的风雨经历,与“费工夫结成愁伴,与镫相守”形成对比,凸显了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孤寂。
“我辈狂踪无着处,两字才名依旧”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嘲,虽然才情仍在,但人生无常,找不到安身之处。“要归享荒山敝帚”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即使生活简朴,也愿意独自享受。“今日披图田怅惘,许多时、面为观河皱”描绘出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愁绪,如同凝视江河般深沉。
最后,“只少个,画中友”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遗憾的是,尽管景色如画,却缺少一个能共赏的人。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