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辉公精舍》
《宿辉公精舍》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禅房无外物,清话此宵同。

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

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

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huīgōngjīngshè
táng / wēntíngyún

chánfángwàiqīnghuàxiāotóng
líncǎishuǐyānjiànshēngshānyuèzhōng

xiàngshuāngzhūshānhuǒkōng
yōnghángèngchèxīnzhījuétōng

翻译
禅房内没有世俗之物,今夜我们在此清谈。
月光下,林木在水雾中显得斑斓,山涧流水声在月色中回荡。
山谷间的霜露洗净,只有一炉松火照亮,空寂无声。
身披粗布衣,寒意更显深沉,但内心明白,这条路通往醒悟。
注释
禅房:指修行者的静室。
清话:清静的交谈。
林彩:月光下的林木色彩斑斓。
涧声:山涧流水的声音。
橡霜:橡树上的霜。
杉火:松木燃烧的火。
褐:粗布衣。
心知:内心明白。
觉路:醒悟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深山禅房中的夜晚情景。"禅房无外物,清话此宵同"表达了禅房内的宁静与和谐,隐者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状态。"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则是对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更进一步地刻画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以及隐者在禅房中点燃柴火取暖的情景。最后,"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则透露出诗人在这宁静而又清凉的环境中,内心所获得的明悟和精神上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房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修持的体验,以及在寂寥与寒冷之中寻得的心灵宁静。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充分表现了唐代诗人温庭筠的高超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过韩氏庄登小阁·其一

缭墙千堵气雄深,小构亭亭出数寻。

刈穫一空云水白,阑干注目见遥岑。

(0)

同赵伯充防禦观东坡所画枯木·其一

经纶志业终不试,晚岁收功翰墨林。

偶向僧坊委陈迹,每经风雨听龙吟。

(0)

观明发画李贺高轩过图

唐年茂宗枝,时平多俊良。

长吉尤震曜,春林擢孤芳。

退之于孔门,屹屹真栋梁。

笔力障百川,风澜息其狂。

破衣系麻鞋,右顾生辉光。

一朝与湜辈,命驾惊煌煌。

贺初为儿童,随父事迎将。

须臾命赋诗,英气加激昂。

长安众词客,声问争推扬。

风流垂异代,尚想古锦囊。

君今亦宗英,韵胜斯人方。

少年肯事事,苦学志独强。

风骚拟屈宋,妙处相颉颃。

丹青出戏弄,配古犹擅场。

形容示往事,彷佛如在旁。

一径入幽远,古垣缭林庄。

平桥跨渌水,丛薄含葱苍。

晴窗为披拂,佳兴杳难忘。

(0)

次韵关子容晚霁·其二

飞帘初遣雨师回,独上江城百尺台。

万景横前方领略,越山仍欲送青来。

(0)

次韵聪师见寄·其一

三年东鲁贬,闭户实超然。

静极通幽眇,神游岂间焉。

独全霜后操,未异火中莲。

不似沈湘客,徒怀忿与悁。

(0)

游径山怀司马才仲

柔桑蔽野麦初齐,布谷催耕雨一犁。

略彴时横溪上下,蔷薇间发水东西。

重寻胜处追前赏,无复斯人手共携。

回首春风增感慨,绵绵黄鸟更悲啼。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