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房无外物,清话此宵同。
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
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
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禅房无外物,清话此宵同。
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
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
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深山禅房中的夜晚情景。"禅房无外物,清话此宵同"表达了禅房内的宁静与和谐,隐者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状态。"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则是对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更进一步地刻画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以及隐者在禅房中点燃柴火取暖的情景。最后,"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则透露出诗人在这宁静而又清凉的环境中,内心所获得的明悟和精神上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房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修持的体验,以及在寂寥与寒冷之中寻得的心灵宁静。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充分表现了唐代诗人温庭筠的高超艺术造诣。
唐年茂宗枝,时平多俊良。
长吉尤震曜,春林擢孤芳。
退之于孔门,屹屹真栋梁。
笔力障百川,风澜息其狂。
破衣系麻鞋,右顾生辉光。
一朝与湜辈,命驾惊煌煌。
贺初为儿童,随父事迎将。
须臾命赋诗,英气加激昂。
长安众词客,声问争推扬。
风流垂异代,尚想古锦囊。
君今亦宗英,韵胜斯人方。
少年肯事事,苦学志独强。
风骚拟屈宋,妙处相颉颃。
丹青出戏弄,配古犹擅场。
形容示往事,彷佛如在旁。
一径入幽远,古垣缭林庄。
平桥跨渌水,丛薄含葱苍。
晴窗为披拂,佳兴杳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