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托通家子,容干相国尊。
身犹安燕幕,心每系龙门。
赤舄三年去,清朝百度存。
灊峰天柱折,一恸岂私恩。
旧托通家子,容干相国尊。
身犹安燕幕,心每系龙门。
赤舄三年去,清朝百度存。
灊峰天柱折,一恸岂私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挽王季海丞相(其三)》。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过去与友人的往事回忆,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不忘旧日之情。
“旧托通家子,容干相国尊。”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久远的交情,"通家子"指的是与诗人有着悠久联系的友人,而"容干相国尊"则表明这份交谊不仅限于个人的尊敬,而且还延伸到了家族和国家的层面。
“身犹安燕幕,心每系龙门。”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燕幕"通常指代边塞或战场,而"龙门"则是比喻着重要的地方或关键时刻。这里诗人通过身体安于某个地方,心却系在另一个重要的地方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往日的思念和牵挂。
“赤舄三年去,清朝百度存。” "赤舄"在这里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这里用了特定的年份来强调时光的过去。而"清朝百度存"则可能是在表达某种美好的记忆或景象依旧保存在心中。
“灊峰天柱折,一恸岂私恩。” 这两句诗显得更加沉郁和悲凉。"灊峰天柱折"中的"折"字,常用来形容山脉的断裂,这里或许比喻着某种东西的毁坏。而"一恸岂私恩"则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哀伤和对个人恩情的追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望,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与对美好记忆的不舍。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时代变迁、事事皆空的感慨。
张公谓余可神仙,薛颠谓余可英杰。
丁生谓二皆无成,世间安有此奇绝。
麒麟阁上冠貂蝉,龙虎鼎内治大丹。
兴来一笑扫燕□,回首已自升云端。
何如只向松江渡,杨柳影边茅屋住。
卧看苍虬挟白云,卷取秋涛过江去。
竹暗僧窥户,莎寒鹤上厅。
壁悬陈处士,屏贴少微星。
垒甓为蔬圃,埋盆学蓼汀。
自知痴得计,常用醉为醒。
野客兼称仆,幽禽代作伶。
浴凫翻落涧,斗雀堕空庭。
算数推三甲,防身召一丁。
案头松叶响,墙角柚花馨。
梵庋堆书笈,醪罂隐粟瓶。
茅茨隐烟雨,鸡犬也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