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蕊香浓,拒霜红浅,十分妆点残秋。
恨朱颜不返,好事都休。
登高又近重阳节,想故人、落帽风流。
如今安在,孤飞雁影,应向南州。楚天宿雨才收。
怕湘兰沅芷,一例生愁。纵随群鸡鹜,粒稻难求。
漂零何似归来好,有白衣、送酒盈瓯。
萸囊纫罢,喜无风雨,同上层楼。
菊蕊香浓,拒霜红浅,十分妆点残秋。
恨朱颜不返,好事都休。
登高又近重阳节,想故人、落帽风流。
如今安在,孤飞雁影,应向南州。楚天宿雨才收。
怕湘兰沅芷,一例生愁。纵随群鸡鹜,粒稻难求。
漂零何似归来好,有白衣、送酒盈瓯。
萸囊纫罢,喜无风雨,同上层楼。
这首《金菊对芙蓉》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汪东所作,以菊花为引,抒发了词人的怀旧之情和人生感慨。开篇描绘了秋日菊花盛开的景象,"菊蕊香浓,拒霜红浅",展现了秋季的鲜明色彩,同时也暗寓时光流转,岁月易逝。
"恨朱颜不返,好事都休"表达了词人对青春不再的惋惜,以及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无奈。接下来,词人借重阳节登高之景,怀念远方的朋友,"落帽风流"典故,暗示友人豪放不羁的个性,而"孤飞雁影,应向南州"则寄托了对故人的思念和遥祝。
下片转而写到自然环境的凄凉,"楚天宿雨才收",预示着词人心境的阴郁。"怕湘兰沅芷,一例生愁",通过想象湘妃竹和芷草因雨而生愁,进一步渲染了愁绪。词人感叹自己漂泊不定,"粒稻难求",生活艰辛。
结尾处,词人表达了回归的愿望,"漂零何似归来好",希望能结束漂泊,享受宁静的生活。"白衣送酒盈瓯"引用典故,象征友情与温暖,"喜无风雨,同上层楼"则寓意与朋友共度佳节,共享安宁。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对故人友情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