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栏桥外垂杨柳,似我秋心。一阵秋阴。
槭槭萧萧秋便深。佛箭容我摊经坐,细剔龛灯。
多谢诗僧。明夜挈舟又羽陵。
赤栏桥外垂杨柳,似我秋心。一阵秋阴。
槭槭萧萧秋便深。佛箭容我摊经坐,细剔龛灯。
多谢诗僧。明夜挈舟又羽陵。
这首《丑奴儿令》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与心境。
首句“赤栏桥外垂杨柳”,以赤栏桥为背景,桥外垂柳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似我秋心”一句,直接将景物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秋意之深。
“一阵秋阴”描绘了秋日特有的阴沉天气,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和哀愁。接下来的“槭槭萧萧秋便深”,通过声音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肃杀和深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佛箭容我摊经坐,细剔龛灯”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在佛前摊开经书,细细点燃并剔除龛灯上的灰尘,这一系列动作不仅体现了对宗教信仰的虔诚,也表达了诗人试图在精神世界中找到安宁的愿望。
最后,“多谢诗僧。明夜挈舟又羽陵”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计划。他感谢诗僧的理解和支持,并表示将在夜晚携舟前往羽陵,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内心深处某种追求的表达。
整体而言,《丑奴儿令》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色时复杂而深邃的心境,以及在寻求精神寄托过程中的执着与渴望。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
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
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去年中秋节,邻州正弄兵。
羽檄方四驰,酒觞难一倾。
今年当此日,往事久已平。
不但櫜弓矢,又复见丰登。
桂魄十分满,暮容千里晴。
节物向人好,江山入眼明。
群峰翠霭郁,静练秋光澄。
霜竹裂石响,焦桐号钟清。
嶪嶪高台上,飘飘欲云凌。
矫首宇宙宽,顾影尘滓轻。
今夕定何夕,此身非幻身。
谓言坐中客,不饮若为情。
岭梅蜀柳笑人忙,岁岁椒盘各异方。
耳畔逢人无鲁语,鬓边随我是吴霜。
新年后饮屠苏酒,故事先然窣堵香。
石笋新街好行乐,与民同处且逢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