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船箫鼓泛银塘。高挑十二纱窗。
晚妆新试碧罗裳。水面风凉。
一片棹歌声急,采莲齐唱红腔。兰桡归去藕花香。
闲煞鸳鸯。
画船箫鼓泛银塘。高挑十二纱窗。
晚妆新试碧罗裳。水面风凉。
一片棹歌声急,采莲齐唱红腔。兰桡归去藕花香。
闲煞鸳鸯。
这首《画堂春·湖上采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莲图景。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夏日湖面上的热闹与宁静交织在一起,展现了采莲女们的欢声笑语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画船箫鼓泛银塘”,开篇即以“画船”、“箫鼓”渲染出一种欢快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银塘则暗示了湖面的清澈与广阔。“高挑十二纱窗”,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景致,纱窗高挑,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采莲女们居住环境的雅致与舒适。
“晚妆新试碧罗裳”,写出了采莲女们在傍晚时分换上新衣的情景,碧罗裳不仅色彩鲜明,更衬托出她们的青春活力和美丽。“水面风凉”一句,既点明了季节与天气特点,也为下文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背景。
“一片棹歌声急,采莲齐唱红腔”,生动地描绘了采莲女们划着小舟,一边劳作,一边歌唱的场景。棹歌声急,红腔齐唱,展现了她们劳动中的欢乐与默契,也体现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
“兰桡归去藕花香,闲煞鸳鸯”,最后两句以兰桡(装饰华丽的小船)归去,藕花香飘,以及悠闲的鸳鸯为结,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兰桡归去,意味着一天的劳作结束,藕花香则象征着丰收与喜悦,而悠闲的鸳鸯则寓意着和谐与安宁,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了湖上采莲这一特定场景下的美好瞬间,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和人们生活的恬静与和谐。
霜毫秃尽千枝竹,铜雀台荒死潘谷。
哀哉四宝并成空,犹有老崖藤捣玉。
青钱学士将相科,黑头刺史朱丹毂。
怀银早去镇湖湘,掞藻端如起巴蜀。
天乎岁晚椓斯文,往往长吟书短幅。
云昏雨暗白龙笺,林密山深紫芝曲。
凤楼谁助斧斤修,鱼网不禁尘土辱。
我驰家畔楮先生,越薄吴腴此粗俗。
铿金戛玉新有声,缝雾裁云岂堪录。
向来交友文字间,矢往湍奔如撒菽。
薄材那敢派江西,一寸诗肠愁万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