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旋庵湛都寺六首·其六》
《悼旋庵湛都寺六首·其六》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色声情易尽,来往梦难消。

眼见浮沤幻,生当识浪娇。

莫嫌千仞壑,珍重一梢瓢。

与尔他生别,应防独木桥。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对生命的独特见解,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梦境虚幻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句“色声情易尽”点明了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主题,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下来,“来往梦难消”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将人生的经历比作难以忘怀的梦境,强调了记忆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

“眼见浮沤幻,生当识浪娇”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世事如泡沫般虚幻,提醒人们在生命中要认清现实,不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这里“识浪娇”既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也是对生活中的诱惑保持警觉的告诫。

“莫嫌千仞壑,珍重一梢瓢”则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千仞壑象征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而一梢瓢则是简朴生活的象征。这句话鼓励人们不要畏惧生活的艰难,而应珍惜眼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推崇。

最后,“与尔他生别,应防独木桥”以未来生的别离为背景,警示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小心谨慎,如同过独木桥一样需要专注与警惕。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也蕴含了对当下生活的重视,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应忽视脚下的每一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梦境、现实、困难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阅兵奏凯·其七奏凯二

天皇赫怒静荆蛮,号令威严重若山。

诸将奋先随克捷,六军踊跃凯歌还。

(0)

益都城北三十里有邮亭名白羊铺壁间石刻张梦臣学士诗一首乃至大辛亥未第时所作其诗曰迢迢长日路途间两字功名抵死难岂为身荣爱奔竞正缘亲老逼饥寒云霄附凤心徒壮客馆无鱼铗自弹百亩薄田容易办也应无梦到长安仆因次韵书事

巉岩路尽困泥间,一步犹如百步难。

渐见云开天日近,何嫌岁晚雪霜寒。

客中野饭身偏健,车上冠尘手屡弹。

最是慈亲念游子,久无书信报平安。

(0)

灯花

卷然铁如意,红粟结葳蕤。

十瓣团葩出,孤根密缕垂。

寒风吹不动,光燄照书帷。

黄昏至夜半,有喜报人知。

(0)

龙湾舟师二首·其一

江水西南急,楼船十丈高。

英王今自将,甲士气俱豪。

天阔云帆展,龙光掣宝刀。

缤纷过鹦鹉,呼吸息鲸涛。

(0)

水调歌头

雨过百花尽,绿叶自成帷。

翛然惊破残梦,何许一黄鹂。

独上高楼凝望,不见阳春去处,惟见草离离。

且喜画梁燕,还傍旧巢归。理纨扇,清竹簟,试单衣。

莫思身外闲事,有酒便须挥。

蝼蚁王侯同尽,何用名标竹帛,留与后人疑。

坐久暮天碧,月在绿杨枝。

(0)

漫成二首·其一

沉水香销金博山,月满楼台深夜寒。

瑶琴弦绝不可弹,叶落乌啼寻梦难。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