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祭酒徐仁伯·其二》
《悼祭酒徐仁伯·其二》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同谒翘材话直前,别才信宿讣惊传。

等之百世无今日,杀我三良不半年。

公与朝端清到底,人言次相直如弦。

奏篇共上寥阳殿,未必精忠隔九泉。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悼祭酒徐仁伯(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悼念逝去的友人徐仁伯,并通过对过去交往情景的回忆,表达了自己的哀思之情和对朋友忠贞品格的赞扬。

“同谒翘材话直前,别才信宿讣惊传。”这一句中,“同谒”指的是共同议事,“翘材”则是形容人才出众的词汇。这里作者回忆与徐仁伯在一起商讨国事的情景,那种才智横溢、直言不讳的气魄。后半句“别才信宿讣惊传”,表达了朋友间即便是短暂相处,也能迅速领会彼此的真诚与才华,足以令人铭记。

“等之百世无今日,杀我三良不半年。”这里作者感叹时光飞逝,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杀我三良"则是用古代刑罚之一"杀三良"(即大臣、将军和士族)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如同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一般。

“公与朝端清到底,人言次相直如弦。”这一句中,“公与朝”指的是作者与徐仁伯在朝廷中的关系,“端”则强调他们之间的正直无私。"人言次相直如弦"表达了人们对于他们二人交谊的赞誉,如同拨动琴弦一般清脆而有力。

“奏篇共上寥阳殿,未必精忠隔九泉。”这里作者提到将自己的诗文(奏篇)一起献给皇帝,在寥阳殿中表达对徐仁伯的怀念之情。"未必精忠隔九泉"则是说尽管朋友已经去世,但作者仍然坚信徐仁伯的忠诚之心不会因为死亡而消散,就如同能够穿越九泉(即地下)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交谈、共同理想以及友情深厚的回忆,展现了方岳对逝去朋友的怀念和赞美,以及自己对于忠诚品格的珍视。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题新扇

相别又相逢,相别不相顾。

年年怅离别,弃予在中路。

其旧不如新,其新终成故。

回忆弃旧情,作此迎新句。

(0)

癸亥三月薄游西湖时阮芸台开府杭州那绎堂尚书亦以谳事驻浙皆己酉同年也却寄以诗·其一

不曾夥涉径呼门,定胜平津阁内宾。

五相一渔浑间事,不招明月恰三人。

(0)

种兰

兰生杂众草,偃仰衢路旁。

草盛占雨露,兰孤无容光。

我行适见之,小立还徬徨。

不恨草色满,恨兰不善藏。

移兰种堂下,茎叶日以长。

闭门幽香发,众草将安伤。

(0)

板桥杂记题词·其二

杜牧风怀宋玉词,诗人例许惜蛾眉。

樽前试与秋娘唱,凄绝云昏月暗时。

(0)

板桥杂记题词·其一

红粉成灰怨未消,香魂无数哭前朝。

低徊却忆江南梦,巷里分明旧板桥。

(0)

与君别行赠施雪帆

与君一别一万里,握手相看十年矣。

当年射策金陵城,秋闱榜落都无名。

我今憔悴困一第,对君出吻寒酸声。

别来难得俱无恙,我入干戈尔烟瘴。

戎马河西夜合围,客中远行愁不归。

云台猛将去复去,天山云暗多旌旗。

诵君新诗更凄绝,为君酌酒镫花结。

君不见,人生上寿一百年,尔我能禁几回别。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