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史馆重葺舫斋次珊尚书用朱椒堂韵成三律次韵奉和三首·其一》
《史馆重葺舫斋次珊尚书用朱椒堂韵成三律次韵奉和三首·其一》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漫忆淩云奏子虚,鸱夷一舸计全疏。

人间寥落铜仙侣,劫后丛残石室书。

清地依然邻禁禦,此生自分老虫鱼。

温公嵩观叨随从,刘范惟应乞绪馀。

(0)
鉴赏

这首诗是夏孙桐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名为《史馆重葺舫斋次珊尚书用朱椒堂韵成三律次韵奉和三首》的第一首。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与感慨。

首句“漫忆淩云奏子虚”,诗人以“凌云”、“子虚”为喻,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追忆与怀念。“淩云”象征着高远的境界,“子虚”则借自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寓意虚构或理想化的境界。这里,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向往与怀念。

接着,“鸱夷一舸计全疏”一句,运用了“鸱夷”的典故,指代船只,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一舸”代表个体或小团队,而“计全疏”则暗示了计划的不周全或失败,整体表达了个人或小团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助。

“人间寥落铜仙侣,劫后丛残石室书”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铜仙,指的是古代铜制的神仙像,这里用来形容稀少的人才或珍贵的文化遗产。石室书,则可能是指藏于石室中的古籍,象征着文化遗产的残存。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在历史劫难之后,人才凋零、文化遗存残缺的世界图景。

“清地依然邻禁禦,此生自分老虫鱼”两句,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相对清静的环境中,但内心却充满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这里的“禁禦”可能指的是皇宫或权力中心,与“清地”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权力中心与普通人的不同命运的反思。同时,“老虫鱼”可能是一种隐喻,暗示了诗人年华已逝,只能在学问与文学中寻求寄托。

最后一句“温公嵩观叨随从,刘范惟应乞绪馀”引用了宋代大儒司马光(温公)的事迹,以及刘范二人求学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术追求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暗含了对前辈学者成就的敬仰与渴望追随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生、学术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学术追求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答周玉绳见寄·其一

书来字字见襟期,尚忆藜灯共署时。

敢向宦情论寂寞,所怜踪迹有参差。

秋风落木愁俱远,水国听鸿梦每迟。

见说出山心自懒,烟霞痼疾赖君医。

(0)

谢梁孝廉惠菊

今年秋事晚,十月未篱花。

何处孤芳色,分来处士家。

曲栏编蕊密,小径护枝斜。

采采南山见,餐英酒每赊。

(0)

留别诸从弟

五年池草梦,忍别故园春。

薄禄何关弟,长途累送人。

云山乡思远,梅柳客怀新。

莫数天边雁,同行万里亲。

(0)

苦雨

经旬怀不展,积雨笑天痴。

兀坐忘昏晓,閒愁感岁时。

潦田妨稼穑,门巷泛鸬鹚。

徙倚空庭晚,酣歌转自疑。

(0)

步月风幡湖上有怀叶男兆中丞

晚经湖上暑全消,星斗疏明夜寂寥。

玉兔不辞终夕杵,银河应就早秋桥。

南飞乌鹊巢难定,北向青骢路正遥。

今日风幡湖上月,美人何处共吹箫。

(0)

赠李中丞自滇中致仕还里·其一

简书重沐两朝恩,此日雄名八座尊。

拥传初归称大老,捧觞频祝到曾孙。

那堪白发随黄口,还有青山对绿樽。

蜡屐不愁无济胜,赐回灵寿杖犹存。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