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纱窗,可似当时景。
几度思量欲见君,没处寻君影。
独坐更无聊,掩上菱花镜。
只为思君不见君,添我恹恹病。
明月照纱窗,可似当时景。
几度思量欲见君,没处寻君影。
独坐更无聊,掩上菱花镜。
只为思君不见君,添我恹恹病。
这首《卜算子》由清代诗人曹景芝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深沉的相思之苦。
“明月照纱窗”,开篇即以明月与纱窗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明月常被古人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纱窗则增添了一层朦胧与柔美的感觉,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可似当时景”,一句转折,将思绪拉回往昔,对比当前的孤独与往日的相聚,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几度思量欲见君,没处寻君影。”这两句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深深思念与渴望相见的心情。在无数次的思考与尝试后,却只能徒留空虚与失望,无法找到爱人的踪迹,这种情感的落差更加重了内心的痛苦。
“独坐更无聊,掩上菱花镜。”独坐无伴,时间显得格外漫长,菱花镜的掩上,或许是对自我形象的逃避,也可能是不愿面对自己的孤独与相思之苦。
“只为思君不见君,添我恹恹病。”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了相思成疾的主题。因为思念而产生的病态,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适,更是心灵深处的煎熬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现了相思之人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同身受,体验到那份深沉而复杂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