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长乐县灵峰寺望日亭》
《题长乐县灵峰寺望日亭》全文
宋 / 林亦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云母江边有草亭,分明见得日头生。

一村篱落更何处,此已无天只水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xiànlíngfēngwàngtíng
sòng / línzhī

yúnjiāngbiānyǒucǎotíngfēnmíngjiàntóushēng

cūnluògèngchùtiānzhīshuǐshēng

翻译
在云母江边有个草亭,清晰可见太阳升起。
整个村庄只有篱笆和落寞,这里只剩下了水声,仿佛没有了天空。
注释
云母:一种透明的矿石,这里形容江边环境清亮。
草亭:简陋的小屋,用草搭建,可能位于江边景色中。
篱落:篱笆,农村常见的分隔田地或房屋的设施。
无天:形容视野中没有天空,暗示周围环境的空旷寂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自然韵味的画面。诗人站在云母江边的草亭中,视野开阔,清晰地看到太阳升起的景象,这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他环顾四周,发现村庄的篱笆之外,似乎只有水声相伴,天地间显得格外宁静,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江水潺潺,给人以深远的空旷感和孤独之感。

"云母江边有草亭",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清新脱俗的环境,云母的质感暗示了亭子的雅致,江水则增添了生动的动态元素。"分明见得日头生",通过直接描写日出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村篱落更何处",诗人以疑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强调了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与世隔绝的感觉。"此已无天只水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描绘日出、江边草亭和静谧的乡村景色,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深深感悟和对超然心境的追求。

作者介绍

林亦之
朝代: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猜你喜欢

桃源忆故人·西楼几日无人到

西楼几日无人到。
依旧红围绿绕。
楼下落花谁扫。
不见长安道。
碧云望断无音耗。
倚遍阑干残照。
试问泪弹多少。
湿遍楼前草。

(0)

双??

拂破秋江烟碧。
一对双飞鸂鶒。
应是远来无力。
捎下相偎沙碛。
小艇谁吹横笛。
惊起不知消息。
悔不当时描得。
如今何处寻觅。

(0)

河传·华堂重厦

华堂重厦,向尊前更听,碧云新怨。
玉指钿徽,总是挑人心眼。
恨随红蜡短。
彩旗影动船头转。
双桨凌波,惟念人留恋。
江上暮潮,隐隐山横南岸。
奈离愁、分不断。

(0)

忍泪吟/采桑子

十年一觉扬州梦,雨散云沈。
隔水登临。
扬子湾西夕照深。
当时玉管朱弦句,忍泪重吟。
半取沾襟。
餖飣西风□□□。

(0)

东畿舟居阻雪怀寄二三知旧三首之二

寒洛未澌结,东趋江海深。
舟人惊朝鼓,歛繂逗长林。
林端落滞雪,沙际起鸣禽。
病客坐长叹,摄衣涕流襟。
亲朋自兹远,可是慕山阴。
兴尽莫回楫,何人知此心。

(0)

续渔歌/玉楼春

中年多办收身具。
投老归来无著处。
四肢安稳一渔舟,祗许樵青相伴去。
沧洲大胜黄尘路。
万顷月波难滓污。
阿侬原是个中人,非谓鲈鱼留不住。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