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赠野叟二首·其二》
《山行赠野叟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莫笑孤村生理微,茅茨烟火自相依。

客来旋扫青苔榻,日在先关白版扉。

妇女忧蚕租叶去,儿童耘麦荷锄归。

散人世袭江湖号,剩欲溪头借钓矶。

(0)
注释
孤村:偏远的村庄。
生理微:生活简单。
茅茨:茅草屋。
烟火:炊烟。
自相依:相互依靠。
客来:有客人来。
旋扫:立刻打扫。
青苔榻:长满青苔的床榻。
白版扉:白色的木门。
妇女:妇女们。
忧蚕租叶去:担心蚕丝的收获。
儿童:孩子们。
耘麦:锄地种麦。
散人:闲散之人。
江湖号:江湖上的名号。
借钓矶:借钓鱼的石矶。
翻译
不要嘲笑我这乡村生活微不足道,简陋的茅屋炊烟缭绕自成天地。
有客人来访就立刻清扫青苔铺的床榻,每天太阳升起时就打开木门。
妇人们担忧着蚕丝的收成,孩子们锄地归来,满载麦穗。
我这个闲散之人继承了江湖的名号,只想在溪边找个钓鱼的好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诗人以平易近人的口吻,赞美了农耕社会的朴素与和谐。首句“莫笑孤村生理微”,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尊重,尽管生活简朴,但并不因此而轻视。接着,“茅茨烟火自相依”描绘了农舍炊烟袅袅,人们相互依靠的温馨场景。

“客来旋扫青苔榻”写待客之道,即使简陋,也热情好客,体现了村民的淳朴热情。“日在先关白版扉”则展示了日复一日的田园生活,门扉虽简单,却透出宁静与满足。

“妇女忧蚕租叶去,儿童耘麦荷锄归”描绘了农忙时节,妇女照料蚕桑,儿童帮忙耕耘的勤劳景象,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繁忙和秩序。

最后两句“散人世袭江湖号,剩欲溪头借钓矶”暗含诗人自己的身份,他自称“散人”,流露出淡泊名利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溪边垂钓生活的向往,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隐逸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平凡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向往。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嵩山二十四咏·其十四玄龟峰

玄武名峰古所传,晨昏吐气作云烟。

虽无钻灼刳肠患,岁晚风霜亦可怜。

(0)

斜侵潘岳鬓,横上马良眉。

(0)

兰溪驿

小雨滋春态,馀花落晚香。

扁舟还独往,谁与论行藏。

(0)

戏简钱济明·其一

雨雪相仍势未休,禦寒惟酒胜重裘。

谁知旱久犹乾涸,不见玉泉东向流。

(0)

示方广长老从誉

五百阿师何处来,天堂初不隔天台。

灵泉飞作人间雨,法鼓腾为山下雷。

对现此身谁彷佛,上方重阁正崔嵬。

只应永劫观空眼,总向峰前欢喜开。

(0)

示法轮长老景齐

问碑碑已化为尘,却得同生庚子人。

聊把此心论此事,颇疑前日是前身。

云间岣嵝峰回礼,庭下娑罗花献春。

更欲纵横见端的,夜来飞雨洗金轮。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