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如僧院宿,澹月见初痕。
飒飒松湍响,微微钟梵喧。
岁华我辈集,摇落几人存。
忽忆西偏下,桃花隔一垣。
只如僧院宿,澹月见初痕。
飒飒松湍响,微微钟梵喧。
岁华我辈集,摇落几人存。
忽忆西偏下,桃花隔一垣。
这首诗描绘了僧院静夜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松涛、溪流与钟声交织的宁静氛围。首句“只如僧院宿,澹月见初痕”,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个清幽的夜晚,月光初现,为僧院披上一层淡淡的银纱,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接着,“飒飒松湍响,微微钟梵喧”两句,通过松林间的潺潺流水声与寺庙中悠扬的钟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庄严,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岁华我辈集,摇落几人存”则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岁月如同流水,聚集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相聚的人们却逐渐离散,留下的是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最后,“忽忆西偏下,桃花隔一垣”一句,诗人似乎在回忆起某个特定的场景,桃花盛开的美景与仅隔着一堵墙的距离,既勾勒出一幅春日生机勃勃的画面,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院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光、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祗林辉胜域,古郡辟莲台。
初地恒沙静,诸天梵月开。
鹫峰依崒嵂,鸡岭拥崔嵬。
香盖云常绕,珠毫夜自回。
函经龙藏启,闻法雁王来。
花鬘空中雨,钟声下界雷。
承明题墓去,衣裓礼真回。
风外时飞锡,河流可渡杯。
现身分色相,凡眼尚尘埃。
便欲超神谛,无因辨劫灰。
幻观穷一切,證圣本秭垓。
悟后俱无着,何当置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