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堤上柳》
《堤上柳》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0)
注释
垂柳:指春天的柳树,因其柔软的枝条常被用来象征离别。
万条丝:形容柳树繁多且柔软的枝条。
春来织别离:春天的到来使得柳树的景象像是在编织离别的场景。
行人:指在路上行走的人,可能包括离别者。
闺妾:古代对女子的一种称呼,尤指深闺中的女子。
断肠时:形容极度悲伤,心如刀绞。
翻译
垂下的柳树千万条枝条如丝般轻柔,春天到来时它们仿佛编织着离别的愁绪。
行走的人们在这些柳枝上攀折,而闺中女子则因此心痛欲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垂柳与行人、闺中的女子之间的情感交织,表达了别离之苦。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示了高超的艺术功力。

首句“垂柳万条丝”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垂柳轻柔摇曳的形象,这些柳丝在春风中飘舞,宛如无数细线,将诗人的情感纠葛其中。接着,“春来织别离”则揭示了这些柳丝不仅是自然之景,更承载着离别之愁。在这个季节里,万物复苏,而人心却因为即将到来的分别而感到沉重。

第三句“行人攀折处”,通过行人的动作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攀折柳枝,既是对景色的欣赏,也象征着对逝去时光或美好瞬间的不舍。

最后,“闺妾断肠时”则深化了这种别离感。闺中的女子,因为行人的攀折而触动心弦,感觉到内心的痛楚,仿佛肠都要断了一般。这里的“闺妾”,通常指未嫁之女,但在这里,她代表了所有因爱而受伤的人。在这个时刻,她们的心情是那么脆弱和敏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深切的情感体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观察与欣赏,更重要的是,它以独特的艺术方式捕捉到了人们在春日里对于离别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袁州道中二首·其二

望中烟树是宜阳,抚景尘劳觉暂忘。

远郭诸山圆箘列,倚天群岫翠屏张。

颇闻儒术惭邹鲁,却喜民风似魏唐。

太守词林旧文雅,行看弦诵蔼宫墙。

(0)

壬子二月半由金溪往安仁道中作

半月雨声应暂息,一年春色已平分。

煖回花坞蒸红雾,晴入林峦涨绿云。

报国丹心空耿耿,欺人白发故纷纷。

暂因行路心无事,明日安仁又校文。

(0)

次张坦斋作广化山水图

谁写云山著此僧,王维去后让君能。

松庭鸟下闻斋磬,萝径烟消见佛灯。

春雨小溪流㶁㶁,夕阳孤塔影棱棱。

看图便欲离尘俗,共结茅庵紫翠层。

(0)

承太守王先生见示和林宪使守岁诗次韵

六年守岁宦途遥,何幸乡园度此宵。

老至生涯惟药裹,春来心事付诗瓢。

痴鸠自诧今巢稳,骢马空劳曩日骄。

凤历明朝又新岁,还从野老祝轩尧。

(0)

用同年林一中韵哭陈弘载佥宪二首·其一

宦辙南都偶共驰,相逢一笑即相知。

才高拟报君心眷,数尽难逢国手医。

朋旧一觞归榇远,妻孥千里旅魂悲。

怀君何处肠堪断,月落空梁梦觉时。

(0)

同昭武刘太守王贰守万通守游西峰寺三首·其二

林外应疑无路入,道傍惟见有僧迎。

行行渐觉招提近,隔崦时闻吠犬声。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