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无虞尊人挽诗二首·其二》
《刘无虞尊人挽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刻杖方优老,临川忽逝波。

登年惟载德,生子旧持荷。

此日悲风树,他时废蓼莪。

輀车方即路,邻杵为停歌。

(0)
翻译
刚刚还在刻着拐杖准备养老,突然面对江边的流水感到岁月流逝。
随着年岁的增长,只留下德行的积累,生育子女如同肩负重荷。
今日悲伤的风吹过树梢,未来可能无法再照顾他们如《蓼莪》诗中的父母之责。
灵柩即将上路,连邻居的舂米声也为之停下,哀乐弥漫。
注释
刻杖:刻制拐杖。
临川:面对江边。
逝波:流逝的江水。
登年:年岁增长。
载德:积累德行。
生子:生育子女。
持荷:肩负重担。
悲风:悲伤的风。
废蓼莪:无法尽孝。
輀车:灵柩。
即路:上路。
邻杵:邻居舂米声。
停歌:停下歌唱。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五言绝句,描绘了一位年迈老人临近自然之境,感悟生与死的诗篇。诗中的意象丰富,每个字都承载着作者深厚的情感。

“刻杖方优老”一句,以刻制拐杖为起始,展现了老人的形象和他的生活状态,“优”字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彰显出诗人对老年生活的一种理解和尊重。

“临川忽逝波”则描绘出了老人面对自然,感受到时光流逝的瞬间。这里的“川”与“波”都是动静结合的意象,传递了时间的无声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登年惟载德”一句,通过“登年”指代老人步入晚年,用“惟载德”表达了对道德的珍视。这里的“德”字包含了个人品质、社会评价以及后世记忆等多重意义。

“生子旧持荷”则是对老人家庭生活的一种描绘,通过“生子”和“持荷”,传递出一份对家室的眷恋和对生命延续的期待。

接下来的“此日悲风树,他时废蓼莪”两句,则转向了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慨。诗人通过“悲风树”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情,而“废蓼莪”则是对过去美好事物已逝的感叹。

最后,“輀车方即路,邻杵为停歌”两句,以“輀车”和“即路”勾勒出老人行将告别人世的情景,而“邻杵为停歌”则是诗人对这位老人生前美好事迹的缅怀与纪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深刻情感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也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文关怀和自然哲思。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护国院十咏·其七放生池

看收数罟买鲜鳞,纵在深池是亦仁。

但使校人诚子产,自然微物遂天真。

(0)

和苏进之见招兼简岑岩起

夫君捧诏独先来,趋节还先数月回。

联事已忧将判袂,列城况是未丰财。

翻蒙雅饯同肤使,更枉清篇费美才。

若得星轺少聊缓,吐茵强酒不辞陪。

(0)

食蛤蜊二首·其一

适口珍鲜品格高,泥深海近不能逃。

若教毕卓曾知味,岂肯甘心把蟹螯。

(0)

再和

百丈卷河滨,相欢席上人。

香飘清近水,歌动净无尘。

良会诚难必,开怀好任真。

心期在他日,湖海共閒身。

(0)

雁屏

羽翮本云程,丹青入小屏。

长年离远塞,尽日啄寒汀。

暮角无惊势,春风悄去翎。

几回疑繫帛,旅枕梦初醒。

(0)

琅邪三十二咏·其二十九石屏风

造化非无意,都如图画中。

犹嫌未奇怪,更出石屏风。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