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众枯得春发,不病胡为但忽忽。
久成清世齿外人,可作时贤眼中物。
千言辨讳讳柰何,六州铁铸错更多。
今朝中酒昨朝醉,西邻哭死东邻歌。
男儿扪腹一太息,安能低眉望颜色。
仕宦宁堪生耳车,归来亦岂无瑕石。
不烦公家费俸钱,亦不愿使篇章传。
支颐抱膝看山色,更有一计销残年。
庭前众枯得春发,不病胡为但忽忽。
久成清世齿外人,可作时贤眼中物。
千言辨讳讳柰何,六州铁铸错更多。
今朝中酒昨朝醉,西邻哭死东邻歌。
男儿扪腹一太息,安能低眉望颜色。
仕宦宁堪生耳车,归来亦岂无瑕石。
不烦公家费俸钱,亦不愿使篇章传。
支颐抱膝看山色,更有一计销残年。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思归吟》,诗人通过对庭前春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不病胡为但忽忽"一句,流露出诗人心中的迷茫与不安。他自嘲为"清世齿外人",暗示自己在当时社会中被边缘化,而"时贤眼中物"则暗示了他人对自己的忽视。
诗人感叹"千言辨讳讳奈何",揭示出官场中言语的谨慎与无奈,"六州铁铸错更多"则暗指官场的繁杂与错误。"今朝中酒昨朝醉,西邻哭死东邻歌"通过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炎凉。
"男儿扪腹一太息"表达出诗人深深的叹息,他不愿再低眉顺眼,"仕宦宁堪生耳车"表明对官场生活的反感,"归来亦岂无瑕石"则表达了回归自然、超脱尘世的愿望。
最后两句"不烦公家费俸钱,亦不愿使篇章传",诗人选择放弃功名,只想"支颐抱膝看山色",以消磨剩余的岁月。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