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人》
《赠人》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古风

杨朱见路岐,泫然涕沾臆。

路旁多行人,一南一以北。

南北遂分手,去去焉所极。

南指越裳山,北适毡裘国。

同在天地间,合并安可得。

此去道路长,哀哉各努力。

步上太行山,盘石郁相抱。

行人共太息,此是摧辀道。

前路无康庄,回车苦不早。

闻君将有适,念此令人老。

山下有丈夫,穷年折芝草。

不出岩谷间,长得颜色好。

(0)
鉴赏

这首诗《赠人》由清代诗人顾炎武创作,通过描绘杨朱面对路歧的感慨与对行人的命运思考,展现了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开篇“杨朱见路岐,泫然涕沾臆”,以杨朱见岔路而感伤落泪的形象,引出对人生选择与命运的探讨。接着“路旁多行人,一南一以北”描绘了众多行人在岔路上分道扬镳的画面,寓意人生的道路多样,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命运也因此而异。

“南北遂分手,去去焉所极”表达了分别后的不可预知,暗示人生的不确定性。接下来“南指越裳山,北适毡裘国”通过地理上的远距离对比,象征着人生追求的不同目标与理想。

“同在天地间,合并安可得”则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在广阔的世界中,如何实现真正的结合或统一?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

“此去道路长,哀哉各努力”是对未来道路漫长、充满挑战的感慨,鼓励人们各自努力,面对未知的挑战。

“步上太行山,盘石郁相抱”描绘了艰难的旅程,比喻人生的坎坷与不易。“行人共太息,此是摧辀道”表达了对困难道路的共同叹息,体现了对朋友的同情与理解。

“前路无康庄,回车苦不早”警示人们不要等到困境重重时才后悔,强调了及时调整方向的重要性。

“闻君将有适,念此令人老”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踏上旅途的担忧,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山下有丈夫,穷年折芝草。不出岩谷间,长得颜色好”以山下的农夫为例,赞美了那些默默耕耘、远离尘嚣的人,他们的生活虽然平凡,却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及自然的深刻感悟,既有对个体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体现了顾炎武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东光

山寨平,海舶何不平?大海烟波阔,巨舰鸿毛轻。

乘潮任来往,漂泊转纵横。

(0)

凤笙曲

高台夹侍董双成,玉管忝差学凤鸣,丛霄吹下几般声。

几般声,悦仙侣。奉天孙,邀月姊。

(0)

初入罗浮山作·其一

孙子纵长啸,庞公事偶耕。

谢世岂无志,耻同尘网婴。

伊余虽薄劣,托身直休明。

乘时苦不蚤,敢云轩冕轻。

自分不晓事,弃捐可终生。

四百三十峰,林蔼有馀清。

褰衣遂从之,庶用慰我情。

(0)

行路难·其二

入山亦已深,居人一何稀。

百里三四家,茅茨枕山陂。

爨斫山木叶,饷食道边藜。

斜日群行汲,漏下不得归。

一歃亦已艰,何况酒与糜。

柴门有底疏,所忧虎与罴。

尔民则已苦,何用知客悲。

(0)

菁湖偕吴曰南泛月得帆字

四顾湖光白,相携上小艬。

杯中浮片月,天外落孤帆。

楚客惊秋早,吴钩傍斗衔。

当尊那厌数,明发戒征帆。

(0)

长安春兴·其四

十年通藉侍神尧,汉署怀香几赐貂。

银鹘不传清朔漠,金泥屡出宠嫖姚。

御沟流水销残冻,禁柳迁莺啭弱条。

正说大官初尚膳,忽闻仙乐下云霄。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