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国尝陈力,明农晚乞骸。
击鲜儿勿费,执酱老难偕。
仅可从沮溺,安能望赐回。
几曾识奇字,门外客休来。
事国尝陈力,明农晚乞骸。
击鲜儿勿费,执酱老难偕。
仅可从沮溺,安能望赐回。
几曾识奇字,门外客休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夫的艰辛生活和对天子的期盼。开篇"事国尝陈力,明农晚乞骸"表达了农人在国家赋税上的沉重负担和劳作到老仍需乞讨的一种无奈。"击鲜儿勿费,执酱老难偕"则是说即使在年轻力壮时也要节省开支,而到了老年更是难以自存。
"仅可从沮溺,安能望赐回"一句,农夫只能勉强度日,谈何容易得到天子的恩赐。最后两句"几曾识奇字,门外客休来"可能是在表达农夫对书信知识的渴望和对远方来客带来的新鲜事物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和情感丰富的手法,展现了农人生活的艰辛,以及他们对于更好命运的渴望。同时,这也反映出作者刘克庄对底层民众生活状态的同情和关怀。
秋阳暴东林,巍然道南峙。
先帝重贤者,拆毁不及此。
讲堂遂荒芜,斯道亦已矣。
小人紊忠奸,君子杂怒喜。
朝野学渐绝,吾汝乃奋起。
一二同心人,往往隔千里。
春秋偶相过,必求是非理。
庶几化党同,他日能不倚。
悲风自南来,衰草满基址。
垣墉昔谁勤,何以为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