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何所有,挂壁一锄犁。
岁计唯供赋,门前自好溪。
剥麻秸覆日,缲茧蛹分鸡。
不复知炎月,南风焚稻泥。
农家何所有,挂壁一锄犁。
岁计唯供赋,门前自好溪。
剥麻秸覆日,缲茧蛹分鸡。
不复知炎月,南风焚稻泥。
这首宋代诗人戴栩的《农家》描绘了一幅朴素而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农家何所有”,以问句开篇,引人思考农人家中的简单陈设,接着“挂壁一锄犁”点出农具,暗示了农人的主要生产工具。接下来的诗句“岁计唯供赋”,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收入仅够缴纳赋税的生活艰辛。
“门前自好溪”则转而描绘门外的自然风光,一条清澈的小溪增添了生活的恬静与诗意。农人剥麻秸秆遮阳,“剥麻秸覆日”,体现了农事活动的日常性;“缲茧蛹分鸡”则展示了养蚕缫丝和家禽养殖的乡村经济活动。
最后两句“不复知炎月,南风焚稻泥”,通过“不知”和“南风”表达出农人专注于劳作,无暇顾及酷热天气,以及对丰收的期待——南风吹拂,预示着稻田即将成熟,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炎热和稻田火灾的风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与朴素之美,以及农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丰收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