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中作》
《客中作》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漂泊何须远,离乡即旅人。

吹薪尝海品,书刺谒田邻。

家寄寒衣少,山来晓梦频。

小儿仍病疟,诗句竟无神。

(0)
翻译
漂泊无需去远方,离别家乡就成旅客。
点燃薪火尝海味,写信拜访田野邻居。
家中寄来的寒衣稀少,山中的早晨梦境频繁。
孩子仍然患疟疾,诗篇竟失去了神韵。
注释
漂泊:指四处流浪。
远:遥远的地方。
离乡:离开家乡。
旅人:旅行者。
吹薪:点燃柴火。
海品:海边的风味。
书刺:写信。
田邻:田野上的邻居。
家寄:从家里寄来。
寒衣:冬天的衣服。
少:数量不足。
山来:山中的。
晓梦:清晨的梦。
病疟:患疟疾。
诗句:诗篇。
无神:失去神韵。
鉴赏

这首词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客中作》。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漂泊他乡、心怀家国的复杂情绪。

"漂泊何须远,离乡即旅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漂泊感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每当离开故土一步,便感到自己成为了旅途中的人。这不仅是身体上的 离开,更是精神上的一种隔绝。

"吹薪尝海品,书刺谒田邻。" 这里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来强调自己的生活状态。"吹薪尝海品"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在异乡的艰难生活,他只能用吹焰的方式去品尝那些来自远方、可能已经失去原味的食物。这与"书刺谒田邻"形成对比,后者则是表达了一种文化交流和社交活动,但这种活动对于诗人来说似乎也带有一丝隔阂感。

"家寄寒衣少,山来晓梦频。"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的乡愁。他在异乡收到家里送来的寒衣,却发现它们不多,而且总是夜深人静时分,他会梦到远方的家乡和亲人,这种梦境频繁地出现在清晨之际,反映出了诗人心中的思念之深。

"小儿仍病疟,诗句竟无神。"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家庭生活。他在异乡的孩子患有疟疾,而自己作为一个词人,却发现自己的诗句中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灵感。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差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在异乡漂泊中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于家国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秋日瀛台即景·其四

太液波澄镜影空,兰舟沿泛韵秋风。

寻常想像称佳话,那似当前体认工。

(0)

玉泉山西·其二

玉泉小憩路由西,禾黍一沟秀欲齐。

铜雀喧鸣兆已好,教防蹂躏紫骝蹄。

(0)

玉泉山杂咏十六首·其十五迸珠泉

青蒲戟戟石磷磷,错落倾来万斛珍。

最是松风萝月下,夜深仿佛见鲛人。

(0)

玉泉山杂咏十六首·其十二罗汉洞

何年驻锡应真群,坐席霏微花雨芬。

试问维摩著也未,辨才到此竟难分。

(0)

玉泉山杂咏十六首·其六飞云㟪

丰隆技痒不可止,形其奇峰色其绮。

借问长绳繫得无,小试为之旋飞起。

(0)

过卢沟桥·其三

阅堤前岁叹行墙,瓠子随歌惄若伤。

南徙尾闾赖稍定,亦惟茭土慎修防。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