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申岁旱官为设食以济饥民》
《壬申岁旱官为设食以济饥民》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千里地赤泽未沾,骄阳为沴烈火炎。

就中秦头晋尾旱魃所栖托,十室九室突不黔。

撑肠一饱岂易得,咀嚼草木如荠甜。

山川课云职不举,无乃风伯号令严。

民是天民天自恤,何时霹雳起龙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末元初时期,壬申年大旱灾的情景。诗人李俊民以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展现了干旱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苦难。

首句“千里地赤泽未沾”,形象地描绘了千里大地因久旱无雨而干裂龟裂的景象,如同赤色的沙漠一般,没有一丝湿润。接着“骄阳为沴烈火炎”进一步渲染了酷热难耐的天气,阳光如同燃烧的火焰,炙烤着大地和生灵。

“就中秦头晋尾旱魃所栖托,十室九室突不黔”,点明了干旱灾害的严重性,不仅覆盖了从秦地到晋地的大片区域,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难以维持,十户人家中有九户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

“撑肠一饱岂易得,咀嚼草木如荠甜”,表达了在如此艰难的时刻,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食用野草,即便如此,也显得异常珍贵,仿佛是甜美的荠菜。这既是对当时百姓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他们的坚韧与乐观精神的赞美。

“山川课云职不举,无乃风伯号令严”,诗人将自然现象拟人化,责问为何山川不降甘霖,是否是风神的命令过于严厉。这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也暗含了对上天不公的质疑。

最后,“民是天民天自恤,何时霹雳起龙潜”,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认为天理应当怜悯百姓,希望有神龙降下甘霖,解救干旱之苦。这不仅是对现实的呼唤,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和吴大宗师九日迎驾龙虎台韵

深秋黄道翠华开,辇路清光被草莱。

一地行宫成玉陛,九天明月照金台。

班趋文武红云合,乐奏箫韶彩凤来。

至正明仁希历代,词臣乐颂太平回。

(0)

送瞿惠夫青龙镇学官二首·其二

云影垂江护晏阴,题诗东阁晓寒侵。

便须骑马迎君去,街上青泥三尺深。

(0)

月下怀友

秋庭夜泬寥,云影绝纤毫。

月转青霄迥,星临紫极高。

蚁醅金错落,凤吹《郁轮袍》。

不举山阴棹,空孤一世豪。

(0)

寄灵石张尊师

杨许遗经久不闻,能书只说华阳君。

清修每自披灵笈,高卧因谁写练裙。

春昼雨晴山拥坐,秋空月皎鹤成群。

何时去觅幽栖地,郁木坑头礼白云。

(0)

次韵元章先生简奉讷斋判府相公一笑

倅车新赴云间幕,文采风流有誉髦。

未许茝兰纫客佩,又承雨露染恩袍。

浓薰酒渍红螺甲,清梦华生玉兔毫。

退食郡斋无一事,诗成浑似柳仪曹。

(0)

丁酉午日前陈北庄

愁来心事与谁论,尽室偷生寄此村。

海燕雏成飞野屋,石榴花发照清樽。

几时鸥社沧江畔,何日龙舟白下门。

高咏楚辞茅屋底,汨罗谁吊独醒魂。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