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诗》
《论诗》全文
清 / 李含章(兰贞)   形式: 古风

好诗如佳人,嫣然媚幽独。

铅华屏不御,葆此无瑕玉。

巧笑流瑳那,蛾眉腾曼绿。

一顾失倾城,何必炫奇服。

又如闻好鸟,应节喧百族。

引吭扬天和,喁于叶弦乐。

春花仓庚歌,夜月杜鹃哭。

微物讵有知,听者感衷曲。

始知心之声,不在斗繁缛。

笑啼根至性,风萧任枨触。

勿使天籁乖,要令老妪觉。

神充貌自腴,至味乃蕴蓄。

自从齐梁来,藻缋眩凡目。

土木饰金貂,珷玞荐文椟。

旁观岂不好,所苦真意斫。

兰苕集翡翠,无由起遐瞩。

嗟余少耽吟,月露困雕琢。

牢笼及光景,镂刻到草木。

迩来喜平淡,绮语久阁束。

悲欢不自禁,涉笔或累辐。

色黜剪彩艳,声异叩缶俗。

妇人职中馈,岂事勤著录。

讵知风人志,性灵藉陶淑。

发情止礼义,本自三百牍。

至音谐宫商,六义有正鹄。

吾言或非迂,试取反覆读。

(0)
鉴赏

这首诗以比喻和对比的方式,对诗歌的美学进行了深入探讨。诗人将好诗比作佳人,强调其内在的美质而非外在的装饰。他认为,真正的诗应当如无瑕之玉,无需铅华掩饰,自然流露出真情实感。诗中的“巧笑流瑳”、“蛾眉曼绿”描绘了诗歌语言的生动与韵味,而“一笑倾城”则暗示了诗歌感染力的强大。

接着,诗人将诗歌比作好鸟,其鸣声和谐悦耳,如同春花之歌唱、夜月之杜鹃哭泣,虽为微小事物,却能触动人心。他批评了齐梁以来过于华丽的文风,认为诗歌应追求真意,而非仅追求表面的繁复和藻饰。

诗人反思自己过去过于雕琢文字,如今转向平淡,主张诗歌应表达真情实感,而非堆砌辞藻。他引用《诗经》中的“风人志”和“六义”,强调诗歌应遵循传统艺术准则,达到音韵和谐,情感真实。

最后,诗人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诗歌创作不应过分追求形式之美,而应注重内容和情感的深度,这与古代文人对诗歌本质的理解相契合。整首诗以论说的形式,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理想追求和审美标准。

作者介绍

李含章(兰贞)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闻余初度诸生有欲以文寿者赋长句辞之

知非未敢语吾曹,绛帐年来感二毛。

式谷犹应惭蜾蠃,投纶窃欲避阳鱎。

暮春谁识弦中趣,深雪可知门外高。

但愿诸生娴礼乐,他年池上看挥毫。

(0)

台江杂咏·其十二

贝多篱畔雪如堆,又见优昙花信催。

不向中原争艳去,却依荒岛避人来。

求仙敢问长生事,化俗还期治世才。

寄语海南勾漏令,丹砂莫载䑩船回。

(0)

酬施主政沄舫次韵

绛帐传经二十春,茫茫瀛海属前尘。

偶谈故里遗黎在,重到他乡父执亲。

竹寺千秋留韵事,桔园万首寄天真。

刺桐城里相逢处,昔日诸生剩几人。

旧游星散海东天,晋水江干狎钓船。

鲲岛风流诗鼻祖,闽山活泼地行仙。

伤时庾信怀乡思,问字侯芭结夙缘。

遗集林高成雅贽,先生青眼肯垂怜。

(0)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九十七

好是风和景物妍,野花盘髻胜金钿。

乍闻笑语来天半,番女轻盈戏渺绵。

(0)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九十一

寒暑乖违物候偏,蛮花随意烂瀛壖。

独馀一事艰推测,不见蜂狂蝶放颠。

(0)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七十九

迎风灼灼照窗楹,潘县翻同渭亩名。

谁料此君遽如许,何殊靖节赋闲情。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