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石不如流,漱流不如石。
瓷枕坚且洁,堪赠如兹客。
既质玉之质,复白雪之白。
磨涅不磷缁,拂拭多光泽。
恍挹神仙人,精神盎内积。
岂伴窈窕女,粉黛污颜色。
可荐床之东,亦宜牖以北。
张氏榴应羞,钱家石岂特。
虚堂夏午閒,松涛泛幽席。
朅此梦羲皇,古风如可即。
枕石不如流,漱流不如石。
瓷枕坚且洁,堪赠如兹客。
既质玉之质,复白雪之白。
磨涅不磷缁,拂拭多光泽。
恍挹神仙人,精神盎内积。
岂伴窈窕女,粉黛污颜色。
可荐床之东,亦宜牖以北。
张氏榴应羞,钱家石岂特。
虚堂夏午閒,松涛泛幽席。
朅此梦羲皇,古风如可即。
这首诗《白瓷枕》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白瓷枕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材质、色泽以及赋予的寓意。
首先,诗人将白瓷枕与自然界的水和石头进行对比,强调了白瓷枕的独特价值:“枕石不如流,漱流不如石。瓷枕坚且洁,堪赠如兹客。”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白瓷枕的坚固与纯净,同时也暗示了它作为礼物的珍贵性。
接着,诗人进一步赞美白瓷枕的质地与色泽:“既质玉之质,复白雪之白。磨涅不磷缁,拂拭多光泽。”这里将白瓷枕比作玉石和白雪,强调其高雅纯洁,并指出无论经过多少次打磨擦拭,其本色不变,依然光彩照人。
随后,诗人借用了神仙和梦境的意象,表达了对白瓷枕精神内涵的赞美:“恍挹神仙人,精神盎内积。岂伴窈窕女,粉黛污颜色。”这表明白瓷枕不仅物质上完美无瑕,更蕴含着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如同神仙般纯净。
最后,诗人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进一步强化了白瓷枕的象征意义:“可荐床之东,亦宜牖以北。张氏榴应羞,钱家石岂特。虚堂夏午閒,松涛泛幽席。朅此梦羲皇,古风如可即。”这里不仅描绘了白瓷枕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宜位置,还通过“张氏榴”、“钱家石”的对比,强调了白瓷枕的独特地位。同时,诗人想象在夏日午后,于空旷的厅堂中,伴随着松涛声,享受着白瓷枕带来的宁静与古风,仿佛进入了古代的理想世界。
综上所述,《白瓷枕》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不仅赞美了白瓷枕的材质、色泽和精神内涵,也寄托了诗人对于高洁品质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六代更废兴,文士故不乏。
奋迹惊才贤,乘时见髦杰。
猗欤沈隐侯,文章何烨烨。
骋望游中台,违情守东越。
佩玉辞岩廊,鸣金下阊阖。
沿泳双溪流,迟徊三洞穴。
会圃临春风,登台望秋月。
旌旆俄飞扬,剑履倏腾踏。
一代怀龙门,千秋仰骥秣。
四声启后流,八病表先达。
尽剖洪荒秘,卓为艺林筏。
儒生互雌黄,志士竞鈇钺。
寥寥数千载,风流竟谁越。
岂伊腐草流,尘土共澌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