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德于乡不厌贫,刀圭宁是独全真。
君家桂树婆娑影,不数千红杏苑春。
为德于乡不厌贫,刀圭宁是独全真。
君家桂树婆娑影,不数千红杏苑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行高尚之人,在乡间生活并不因贫困而改变其志向,其对道德的追求超越了物质的束缚。诗中以“刀圭”象征着微小却能影响深远的善行,强调了个人修为的重要性,并非仅仅为了自身的超脱,而是为了惠及他人。接着,诗人通过“君家桂树婆娑影”这一形象,比喻了高尚品德如同桂树般高洁且持久,其影响力远超过世俗的繁华,如“不数千红杏苑春”,意指高尚品德所带来的影响比之于短暂的春日繁花更为深远和永恒。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赞美了张杏宇先生的高尚品德及其深远的影响。
吁嗟董公垂老官不迁,途虽坎坷志不变。
三岁提兵两列衔,此事堪伤亦堪羡。
二月南风捲章水,黄昏西省开芳宴。
刑司军司皆集衙,盆中絩桃俄放花。
董公捋须向客誇,客起环视咸咨嗟。
情酣展转移灯照,酒气扑花花欲笑。
逢人合与世酩酊,衰颜若被春勾调。
君不见玄都观里树,不与武陵源上殊。
时来开落各异地,董公董公今宵与客且倒花前壶。
厥草有佳种,灵味固无匹。
丰内谢华干,卑丛类谦抑。
阳和散林彩,修修吐英特。
濯影金屑泉,敷芬玉岩侧。
完馨重伊始,漙露浥其色。
采掇屈柔腕,制之成我德。
三缄附贡品,遂入君子食。
入鼎沸银浪,随风可倾国。
涤烦古有经,通仙讵堪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