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
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
二声白猿臂拓颊,郑女出参丈人时。
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
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
二声白猿臂拓颊,郑女出参丈人时。
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仅八岁的郑女,技艺高超地演奏着古筝。诗中的“春风吹落天上声”表达了她的筝艺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仿佛能引下天上的仙乐。而后续几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她筝声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比如让雍门之下的听者潸然泪下,让赤鲤露出了水面惊叹,让白猿停下觅食抬头聆听。诗人还以“郑女出参丈人时”强调了她的才华超群,甚至在众多长者中也能脱颖而出。
接下来的“落花惹断游空丝”则是对她筝声所起的效果做了生动的描绘,那些飘散的花瓣仿佛被她的音乐线索连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至于“高楼不掩许声出”,则表达了郑女筝声的穿透力,即使在高高的楼上也能清晰地传递出去。而最后一句“羞杀百舌黄莺儿”则是对她技艺的最高赞誉,意味着她的演奏甚至让百鸟中的黄莺儿都感到自愧不如,从而沉默不语。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郑女非凡的筝艺才华,以及她音乐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