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理难观旨甚深,欲知无欲是无心。
茅庵不异人间世,河上真人自可寻。
妙理难观旨甚深,欲知无欲是无心。
茅庵不异人间世,河上真人自可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希声的作品,收录于《阳羡杂咏十九首》中。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的“妙理难观旨甚深,欲知无欲是无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精神境界的思想。这里的“妙理”指的是高深莫测的道理,而“旨甚深”则强调了这种道理的深奥难懂。“欲知无欲”是一种修养上的要求,意指要达到一种无所希求、无私欲望的境界。而“是无心”则进一步阐述,这种状态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达观。
“茅庵不异人间世,河上真人自可寻”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场景和对真人的赞美。这里的“茅庵”指的是简陋的住所,而“不异人间世”则表明诗人认为这种清贫的生活并非与世隔绝,反而是更接近自然、更真实的人生体验。“河上真人自可寻”则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找到真正的圣贤之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映衬,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生活简约的向往,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