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
《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全文
唐 / 陆希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妙理难观旨甚深,欲知无欲是无心。

茅庵不异人间世,河上真人自可寻。

(0)
注释
妙理:深奥的道理。
难观:难以领悟。
旨:深意。
甚:非常。
深:深远。
欲知:想要了解。
无欲:没有欲望。
是:就是。
无心:达到无欲的状态。
茅庵:简陋的草屋,常用来指隐居之处。
不异:并无不同。
人间世:人世间。
河上真人:河边的得道高人。
自可寻:自然可以寻找。
翻译
精妙的道理难以理解,其深意非常深远。
想要了解它,就要抛弃欲望,达到无心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希声的作品,收录于《阳羡杂咏十九首》中。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的“妙理难观旨甚深,欲知无欲是无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精神境界的思想。这里的“妙理”指的是高深莫测的道理,而“旨甚深”则强调了这种道理的深奥难懂。“欲知无欲”是一种修养上的要求,意指要达到一种无所希求、无私欲望的境界。而“是无心”则进一步阐述,这种状态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达观。

“茅庵不异人间世,河上真人自可寻”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场景和对真人的赞美。这里的“茅庵”指的是简陋的住所,而“不异人间世”则表明诗人认为这种清贫的生活并非与世隔绝,反而是更接近自然、更真实的人生体验。“河上真人自可寻”则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找到真正的圣贤之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映衬,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生活简约的向往,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陆希声

陆希声
朝代:唐

陆希声,字鸿磬,自号君阳遁叟(一称君阳道人),唐代苏州府吴县人氏。博学善属文,昭宗(八八八至九零四)时召为给事中,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太子太师罢。六世祖陆元方在武周时期,两度出任宰相。家世有书名,六世伯父柬之以草书高天下。五世祖陆象先为唐睿宗时宰相,爵位兖国公。其高祖父陆景融曾任工部尚书,博学工书,至希声一出,遂能复振家法。其曾祖陆涓为唐朝诗人,曾任阳翟令其祖父陆孟儒官至苏州司士参军。其父陆翱为唐朝诗人,《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
猜你喜欢

春尽前一日园榭中作

又负一春春欲阑,晚开红药亦将残。

成阴节候愆时雨,入夏风暄革旧寒。

花后长莲才寸寸,萍生与柳共漫漫。

眼前万物关怀处,独向莺啼静里观。

(0)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七

人言垂钓辩浮沉,辩著浮沉用意深。

吾耻不为知害性,等闲轻动望鱼心。

(0)

又借出诗

安乐窝中乐,娲皇笙万攒。

自从闲借出,客到遂无欢。

(0)

偶题

来到深山处士家,山前山后响缲车。

老夫不晓人间事,行遍西园看橘花。

(0)

钓台

诸将驱驰尺寸功,先生来此坐清风。

汉家天地閒身外,严濑烟波落照中。

片石粼粼年岁晚,一丝袅袅利名空。

笑余亦是垂纶客,欲借台前系短篷。

(0)

林处士湖居

儒家生计薄,火后复何如。

白发谁怜汝,青山自借居。

种花思旧业,对竹理残书。

莫叹今牢落,湖边尚可渔。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