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少尘事,仙丘半欲芜。
虚亭留玉舄,荒井汲珊瑚。
夕霭横明灭,丹光乍有无。
似闻笙鹤过,此地即蓬壶。
郭外少尘事,仙丘半欲芜。
虚亭留玉舄,荒井汲珊瑚。
夕霭横明灭,丹光乍有无。
似闻笙鹤过,此地即蓬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充满仙气的景象。诗人以“郭外少尘事,仙丘半欲芜”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世俗纷扰的世界,仙丘虽已略显荒芜,却依然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接着,“虚亭留玉舄,荒井汲珊瑚”两句,通过虚亭与荒井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仙境般的氛围,玉舄与珊瑚的出现,更增添了神秘与华美的色彩。
“夕霭横明灭,丹光乍有无”描绘了黄昏时分,云雾缭绕,光线忽隐忽现的景象,丹光的时有时无,仿佛是仙境中特有的自然现象,增加了诗歌的梦幻感。最后,“似闻笙鹤过,此地即蓬壶”以听觉形象收尾,似乎在远处传来笙箫与鹤鸣的声音,让人联想到传说中的蓬莱仙境,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仙境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汝颍之士,流离世故,颇有飘薄之叹。
嗷嗷云中鴈,举翮自委羽。
求凉弱水湄,违寒长沙渚。
顾我梁川时,缓步集颍许。
一旦逢世难,沦薄恒羁旅。
天下昔未定,托身早得所。
官度厕一卒,乌林预艰阻。
晚节值众贤,会同庇天宇。
列坐荫华榱,金樽盈清醑。
始奏延露曲,继以阑夕语。
调笑辄酬答,嘲谑无惭沮。
倾躯无遗虑,在心良已叙。
公子不及世事,但美遨游,然颇有忧生之嗟。
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
倾柯引弱枝,攀条摘蕙草。
徙倚穷骋望,目极尽所讨。
西顾太行山,北眺邯郸道。
平衢修且直,白杨信褭褭。
副君命饮宴,欢娱写怀抱。
良游匪昼夜,岂云晚与早。
众宾悉精妙,清辞洒兰藻。
哀音下回鹄,余哇彻清昊。
中山不知醉,饮德方觉饱。
愿以黄发期,养生念将老。
少无宦情,有箕颍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辞。
伊昔家临淄,提携弄齐瑟。
置酒饮胶东,淹留憩高密。
此欢谓可终,外物始难毕。
摇荡箕濮情,穷年迫忧栗。
末涂幸休明,栖集建薄质。
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清论事究万,美话信非一。
行觞奏悲歌,永夜系白日。
华屋非蓬居,时髦岂余匹?
中饮顾昔心,怅焉若有失。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峯。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俛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
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
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
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