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行庆中秋度,呦鹿鸣时可重迟。
野水寒滩循迤逦,旧藩新附尽追随。
几重塞树含霜色,一缕村烟起晓炊。
更有予心诚慰处,告成多稼幸如茨。
山庄行庆中秋度,呦鹿鸣时可重迟。
野水寒滩循迤逦,旧藩新附尽追随。
几重塞树含霜色,一缕村烟起晓炊。
更有予心诚慰处,告成多稼幸如茨。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热河启跸前往木兰行围的情景,以及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首句“山庄行庆中秋度”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中秋佳节之际,皇帝在山中行进庆祝。接着“呦鹿鸣时可重迟”以鹿鸣之声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表达了对这次出行的期待与重视。
“野水寒滩循迤逦,旧藩新附尽追随”两句,通过描绘蜿蜒曲折的河流和被秋霜覆盖的树木,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皇帝对边疆稳定与国家统一的关切,旧藩地的归附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团结。
“几重塞树含霜色,一缕村烟起晓炊”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景色,霜色的树干与晨起的炊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展现了边塞的寒冷与荒凉,也透露出生活的温暖与希望。
最后,“更有予心诚慰处,告成多稼幸如茨”表达了诗人(即皇帝)内心的欣慰与满足,丰收的庄稼如同厚厚的茅草,象征着国家的富饶与繁荣,表达了对国家农业丰收的喜悦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皇帝出行的壮观场面,还蕴含了对国家安定、边疆稳固以及农业丰收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清代帝王对于国家治理的高度责任感和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燕诉馀愁,蝉鸣新怨,千唆万弄斜阳。
斗大书斋,无端夏日偏长。碧纱单挨流光。
觑残榴、褪尽红妆。孤松犹瘦,清阴正稀,难据胡床。
常时河朔,避暑传觞,醉乡天远,归路仓皇。
隐囊纱帽,故人别号清凉。但过何妨。
对弹棋、散帙焚香。逞疏狂,高歌羽声,片片飞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