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本在山中住,偶向城中卖药去。
不道石潭龙出云,失却朝来下山处。
山人本在山中住,偶向城中卖药去。
不道石潭龙出云,失却朝来下山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山中的老翁,偶然进城卖药的情景,以及他与自然界的微妙互动。通过“山人本在山中住,偶向城中卖药去”两句,诗人巧妙地勾勒出卖药翁的生活状态——他原本过着与世隔绝的山居生活,但因某种原因,他偶尔会走出山林,到城市中去卖药。这种生活状态既展现了卖药翁的自由与随性,也暗示了他与外界的联系。
接下来,“不道石潭龙出云,失却朝来下山处”两句则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描述了卖药翁在山中行走时,可能遭遇的一次意外。他或许在山间漫步时,无意间惊扰了隐藏在石潭之下的龙,导致龙腾云驾雾而出,使得原本熟悉的下山路径变得不可寻觅。这一情节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暗含了自然界力量的不可预测性和对人类活动的潜在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蕴的语言,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既和谐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六月滇黔水大来,端州城门不敢开。
左右双江争一口,白波倒捲失崧台。
咽喉最苦羚羊小,水花四飞如白鸟。
洪涛鼓舞不因风,一出峡门成浩淼。
此水发源自夜郎,万里来入祝融江。
南天一渎亦无愧,势与岷江争短长。
春来一雨成黄浊,八斗淤泥那可濯。
炎方水土此难尝,生长蛮中殊不觉。
我行正溯牂牁西,津路微茫咫尺迷。
牵舟欲上木棉树,走马不见桃花堤。
榕叶阴阴馀片地,芭蕉土布来金利。
渔父鲥鱼尺许长,买来且作风前醉。
谁谓客行乐,岁寒无衣裳。
羁栖在枳棘,悠悠思故乡。
步出稽山门,乘春聊徜徉。
丹霞抱秀粤,珍木交回塘。
水鸟相和鸣,窈窕皆鸳鸯。
人生道不存,何以持文章。
苟与太虚冥,仁义皆秕糠。
南金一出矿,遂为贫者殃。
长叹辞世人,飘飖归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