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颁遗诏,犹闻玉几香。
鼎湖龙已去,汾水雁空翔。
北极星辰暗,三山日月长。
宸游在何处,尚想赭袍光。
忆昨颁遗诏,犹闻玉几香。
鼎湖龙已去,汾水雁空翔。
北极星辰暗,三山日月长。
宸游在何处,尚想赭袍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圭的作品,收录在《仁宗皇帝挽词五首》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怀旧和对过往时光的深情留恋。
“忆昨颁遗诏,犹闻玉几香。”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皇帝颁布遗诏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那种在玉石制成的案几上散发出的香气仿佛还萦绕在心头。这里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描绘,更是对往昔情境的追怀。
“鼎湖龙已去,汾水雁空翔。”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象,通过“鼎湖龙”的消失和“汾水雁”在空中飞翔的画面,表现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里的“龙”常被用来比喻帝王或英雄,而其“已去”,则隐含着对于昔日英杰不再的哀叹。
“北极星辰暗,三山日月长。”这两句描绘了宇宙天象的变化,“北极星辰”作为古代导航的重要参考点,其“暗”可能象征着方向的迷失或是时光的模糊。而“三山日月长”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强调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无常。
最后,“宸游在何处,尚想赭袍光。”作者问及皇帝(宸游)的行踪,同时表达了对过去那华丽服饰(赭袍)所散发出的光辉的怀念。这里的“尚想”表明了作者心中对于昔日荣光的不舍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场景、自然界变化以及皇帝行踪的提问,构筑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怀旧的画面。王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以及个人对于历史记忆的珍视。
我曾游徐无,绝顶峰上头。登峰更宿峰之楼。
下视众山皆培塿,疑是银涛千里翻清秋。
今复跻天桥,危坐入东海。飘飘心迹真仙宰。
沧波万叠涌艨艟,又疑云烟出没笼崴嵬。
西送月无痕,东瞻日初浴。
除却升沈赤白丸,惟有滉瀁一色连天绿。
仰寥泬,俯幽宫。神不可召,蠡不可穷。
但学谢安石,悠然云海中。
不学郭璞狂,浪说蹄涔同。
我心先为坡仙得,走笔大书示二客。
兹游奇绝冠平生,一言能抵千行墨。
涯涘渺不见,仙药安可期?
放怀且迈洪流外,看作桑田未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