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抽影暗差差,半占荒阶无尽期。
小妇将花曾抱粉,饥人望叶拟挑鸱。
红芙晕脸双俱映,绿髻搔头一不施。
定作蛴螬根叶想,化为蝴蝶等儿嬉。
玉簪抽影暗差差,半占荒阶无尽期。
小妇将花曾抱粉,饥人望叶拟挑鸱。
红芙晕脸双俱映,绿髻搔头一不施。
定作蛴螬根叶想,化为蝴蝶等儿嬉。
这首诗描绘了玉簪花的美丽与哀愁。玉簪抽出的身影在暗中摇曳,占据了荒芜的台阶,似乎预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小妇人抱着花朵,仿佛在诉说着对美的珍惜与渴望;而饥饿的人则期盼着叶子,象征着对生活的追求与无奈。红润的脸颊与绿色的发髻相互映衬,却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诗人想象着玉簪花最终会成为蛴螬的食物,或是化为蝴蝶,与儿戏般地飞舞,表达了对生命循环与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玉簪花的特质及其背后蕴含的哲理,引人深思。
豫章丈人天章公,夙昔待诏蕊珠宫。
谪来黄陂对秋水,归来白社今春风。
晚窗许我数相见,高文似我开生面。
故知沈谢少未工,不觉曹刘名独擅。
丈人意气薄云霓,细故蒂芥不足疑。
只今陛下调玉烛,异时事业他人稀。
摄衣禅界中,高步上方外。
乾坤更空阔,川岳谢埃块。
行人杖屦底,地与烟霞会。
道人游四衢,行止各无碍。
竹日弄清影,松风听寒籁。
心将万化冥,始觉斯游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