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曹九峰先生墓》
《谒曹九峰先生墓》全文
明 / 陆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清才巨笔更逍遥,白玉楼成赴紫霄。

池上梦惊生碧草,碑前人到奠芳椒。

阴森气候还松盖,摇落年华但柳条。

多少汉朝金紫贵,将军只数霍骠姚。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陆深所作,题为《谒曹九峰先生墓》,描绘了对一位已故先贤的追思与缅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

首句“清才巨笔更逍遥”,开篇即以“清才”形容曹九峰先生的才华出众,而“巨笔”则暗示其作品之宏大与深远,同时“逍遥”二字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预示着曹先生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才华依然在世间流传。

“白玉楼成赴紫霄”一句,以“白玉楼”比喻曹先生的住所或成就,而“紫霄”则象征着高远的天空或仙界的境界,暗示曹先生的成就超越了世俗,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高度。

“池上梦惊生碧草,碑前人到奠芳椒”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曹先生墓前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梦中的池边生长着碧绿的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而现实中人们前来祭奠,以“芳椒”(一种香料)表达敬意,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其贡献的肯定。

“阴森气候还松盖,摇落年华但柳条”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松树依旧茂盛,象征着永恒与坚韧;而柳条随风飘落,则暗示着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多少汉朝金紫贵,将军只数霍骠姚”一句,将曹九峰先生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与敬仰。霍骠姚是汉朝名将,此处借以赞扬曹先生的卓越才能与不凡功绩,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世能涌现出更多像他这样杰出人物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曹九峰先生生平事迹的追忆与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陆深
朝代:明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猜你喜欢

送沈元诚赴临漳主簿·其一

谁说乡先进,能无沈隐侯。

青衫今适越,白发竟依刘。

道固为名累,人当与命谋。

三台行渐近,且勿问归舟。

(0)

和丁少詹韵·其一

尽日支颐听雨声,闲中惟得自知明。

朋来何敢烦公等,老去方惭负此名。

待欲短檠看少作,敢将尺牍论交情。

区区却望从容意,要莫令人一座倾。

(0)

次陈益之韵戏呈汪守充之

雨过山新沐,风平水漫流。

移尊来选胜,立马步通幽。

春在桑麻坞,香团橘柚州。

从君诗有律,还我酒无筹。

(0)

鹊桥仙.次韵舅氏竺九成试黜

云南钟秀,间生人望。底事未成美况。

当知大器大成时,更莫叹、贤关难上。

前程分定,算来无妄。命达时终不放。

且须寄语甲科人,断不下、一筹中榜。

(0)

西江月.送公棠戎

钱影何曾过眼,笔头那肯亏心。系门瘦马影沈沈。

夜柝不惊春枕。一去轻如蕉梦,三乡都是棠阴。

等闲换取印黄金。催上云程新任。

(0)

水调歌头·其一寿颐斋兄安世

风骨最魁岸,宇宙更宽平。

□人皆道,天上南极寿星精。

随意后园花木,满眼家山松竹,尽可适平生。

门外底须问,好占菊轩清。听乡评,义方训,莫如兄。

元方既玉就□,更要季方成。

不使尘劳顿挫,他日功名入手,当不负椿庭。

不见窦谏议,教子有馀荣。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