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通否泰,古今来、时数大都比比。
况复沧桑经浩劫,作达放颠而已。
梦内寻春,酒中延昼,醉向床头倚。
沉思旧事,新愁偏又勾起。镜里。
潘鬓萧疏,沈腰瘦损,顾影无能矣。
半百年华知命日,参透世情物理。
才受人憎,智非己福,甘隐衡门底。
寄怀引睇,苍茫云树千里。
穷通否泰,古今来、时数大都比比。
况复沧桑经浩劫,作达放颠而已。
梦内寻春,酒中延昼,醉向床头倚。
沉思旧事,新愁偏又勾起。镜里。
潘鬓萧疏,沈腰瘦损,顾影无能矣。
半百年华知命日,参透世情物理。
才受人憎,智非己福,甘隐衡门底。
寄怀引睇,苍茫云树千里。
这首《百字令·排闷》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潘榕所作,以个人的际遇和感慨为题材,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沉浮与命运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中,诗人通过对“穷通否泰”的描绘,表达了对世间沧桑变化和人生起伏的无奈接受。他借酒消愁,醉眠床头,回忆过往,新愁却因此而生。
“潘鬓萧疏”和“沈腰瘦损”运用典故,自比潘岳和沈约的遭遇,暗示自己年华老去,身体衰弱,感叹生命的无力感。诗人意识到五十岁的年纪,已经明白命运的安排,开始参透世事的真相,认识到才华招致他人嫉妒并非福分,因此选择在简陋的生活中寻求安宁。
最后,诗人以“寄怀引睇,苍茫云树千里”收尾,表达了对远方的寄托和对广阔天地的遥望,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心境。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在困顿中的自我反思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