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去临岐路,柔黄缀树生。
今来归故里,暗绿与楼平。
花起轻飘絮,条声巧啭莺。
因看攀折处,记取别时情。
昔去临岐路,柔黄缀树生。
今来归故里,暗绿与楼平。
花起轻飘絮,条声巧啭莺。
因看攀折处,记取别时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离别至重逢的旅程中,对“折杨柳”这一传统送别场景的深切回忆与感慨。诗中的“昔去临岐路,柔黄缀树生”,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离别时的景象,嫩黄色的柳叶在枝头轻轻摇曳,预示着离别的哀愁与生机并存。接着,“今来归故里,暗绿与楼平”两句,将时间轴拉回,诗人归来时,柳树已由嫩黄转为深绿,与远处的楼宇相接,展现出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
“花起轻飘絮,条声巧啭莺”则进一步渲染了归途中的自然景象,柳絮轻盈地随风飘舞,仿佛是离人的思绪在空中游荡;而黄莺的啼鸣,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欢快。最后,“因看攀折处,记取别时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通过观察曾经攀折柳枝的地方,深刻地感受到了当初离别时的情感,这种情感既包含了离别的伤感,也蕴含了重逢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敏感感知,以及对离别与重逢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