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阁蛙鸣夜,嘈嘈鸟语春。
物情犹任理,世事岂由人。
时自有迟速,道初无屈伸。
圣贤得贫力,吾恨不全贫。
阁阁蛙鸣夜,嘈嘈鸟语春。
物情犹任理,世事岂由人。
时自有迟速,道初无屈伸。
圣贤得贫力,吾恨不全贫。
这首宋诗《春夜感物书怀》是曾丰所作,描绘了春夜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世间事理的感悟。首联"阁阁蛙鸣夜,嘈嘈鸟语春"以蛙鸣和鸟语生动展现了春夜的生机与活力,蛙声阁阁与鸟语嘈嘈形成对比,富有动态美。接着,诗人通过"物情犹任理,世事岂由人"表达出万物遵循自然规律,而人事则不由个人掌控的哲理,暗示了命运和理性的力量。
"时自有迟速,道初无屈伸"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逝和道理的不变,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最后,诗人感慨"圣贤得贫力,吾恨不全贫",表达了对圣贤能在贫困中坚守道义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完全摆脱世俗困扰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于景,借物抒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怀痾苦无悰,抚节惊岁暮。
淹留属休告,宁复婴物务。
幽人偶相赏,萧散随所遇。
寒郊联骑出,崇冈时延驻。
山家如可即,鸡犬隔烟雾。
举鞭问樵丁,始识林下路。
亭榭歘轩敞,岩壑郁盘互。
主人能爱客,何必论雅素。
浊醪散襟颜,池鲜足供具。
虽非穷胜践,政自得野趣。
日夕归影乱,岚霏袭衣裾。
鸣驺慎毋前,悠然望江树。
写兰以左笔为难,此图笔笔皆向左。
香风一夕从西来,数片湘云忽吹堕。
天真满前呈烂熳,晴烟低叶分娿娜。
紫茎缥缈散曾华,翠带交加藏侧朵。
初观骇目若零乱,缔视凝神还帖妥。
想翁落笔风雨疾,不待解衣盘薄裸。
但觉书纸如书空,唯知有兰那有我。
胸中所在皆众芳,变化纵横无不可。
他人一二已云多,翁今能事一何夥。
嗟予作画虽不能,知兰之趣亦颇颇。
再观品题惊绝倒,照眼骊珠十六颗。
清气袭人肌骨寒,手之不置行与坐。
陶君珍重秘藏之,玉轴牙签善封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