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雨送残夜,青灯黯无光。
坐念绝代人,今古永相望。
美德岂足恃,令我初志荒。
忽复疑梦假,衾襚已充箱。
掩涕不忍视,起步空徊徨。
鸣雨送残夜,青灯黯无光。
坐念绝代人,今古永相望。
美德岂足恃,令我初志荒。
忽复疑梦假,衾襚已充箱。
掩涕不忍视,起步空徊徨。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李徵伯挽诗(其一)》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坐、怀念故人的凄凉画面。"鸣雨送残夜,青灯黯无光",通过雨声和昏暗的灯光,渲染出一种孤寂和哀伤的氛围。诗人思念着已逝的绝代人物,感叹"坐念绝代人,今古永相望",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和跨越时空的仰慕。
"美德岂足恃,令我初志荒",诗人感慨道德的力量不足以支撑永恒,自己的初衷也因此而荒废。接着,他陷入梦境与现实的疑惑中,"忽复疑梦假",暗示了对亡者是否真的离去的不确定。最后,"衾襚已充箱",意味着亡者的衣物已被整理入殓,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悲痛。"掩涕不忍视,起步空徊徨",诗人泪流满面,无法直视现实,只能空自徘徊,表达了深深的哀悼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故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