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光高阁杳林端,缭绕双过锦绣鞍。
晓日乍开仙阙曙,春云犹弄上方寒。
窗中猿堕青天影,树里人行赤玉栏。
已分息机甘晏寂,长安风雾任漫漫。
洪光高阁杳林端,缭绕双过锦绣鞍。
晓日乍开仙阙曙,春云犹弄上方寒。
窗中猿堕青天影,树里人行赤玉栏。
已分息机甘晏寂,长安风雾任漫漫。
这首明代诗人王延陵的《洪光寺同昆仑山人》描绘了一幅清晨寺庙与山人共处的宁静画面。首句"洪光高阁杳林端",以宏大的洪光寺阁楼矗立于幽深的林木之间,显得庄重而深远。"缭绕双过锦绣鞍"则通过华丽的比喻,形容山人骑马穿行在寺前,增添了动态的意象。
"晓日乍开仙阙曙",晨光照亮了如仙境般的寺庙,营造出一种神圣而清新的氛围。"春云犹弄上方寒",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云彩在寺庙上空轻轻飘动,带来一丝凉意,暗示着环境的静谧和高洁。
"窗中猿堕青天影,树里人行赤玉栏",通过窗中倒映的猿猴身影和红色栏杆的细节描绘,展现出寺庙内外的和谐共生,以及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已分息机甘晏寂"表达了诗人与山人对宁静生活的满足,愿意放弃尘世的纷扰,享受这份恬淡。
最后,"长安风雾任漫漫"以宽广的视角收束全诗,寓意即使世事变幻,他们依然坚守内心的宁静,任凭外界风雾迷茫,心境如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景色,传达出诗人超脱世俗的禅意。
封西风,亭亭一树,个侬好风味。
和烟和月,也无人怜惜,不胜清丽。
水晶帘额深深倚。天寒私自喜。
似小玉、夜长无伴,上床铺粉被。
珠窗一层障疏花,似无还似有,共人憔悴。
愁杀是、青霜轻坠。
记一种、红颜窈窕,曾开在、三春台榭里。
只薄命、年年流落,秋天凉著水。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
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
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
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
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抟黍鸟啼勤又懒,鲥鱼风起吹还涩。
恰冲泥、邻叟垫巾来,芒鞋湿。
百年几度逢今夕,当头月明如镜。
曲绕花阴,闲凭阑角,酒面被风吹醒。霜寒鹤警。
指楼阁参差,塔灯红映。
敲破尘心,一声清磬出峰顶。
良宵偏爱漏永,向溪桥伫立,无限幽兴。
树色迷蒙,水痕清浅,凉浸一天星影。此时此景。
讶玉宇蓬壶,还在人境。便欲乘风,漫愁鸾背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