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烬香销夜漏迟,人间天上共佳期。
女牛有约通银汉,儿女虚传送綵丝。
月色冷侵丹桂影,露华凉沁碧梧枝。
客窗孤枕难成寐,卧听谁家玉笛吹。
烛烬香销夜漏迟,人间天上共佳期。
女牛有约通银汉,儿女虚传送綵丝。
月色冷侵丹桂影,露华凉沁碧梧枝。
客窗孤枕难成寐,卧听谁家玉笛吹。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七夕感兴》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烛烬香销夜漏迟”写夜晚已深,蜡烛燃尽,香气消散,时间仿佛停滞,暗含着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期待。"人间天上共佳期"则点出七夕是人间与天上相会的美好时刻。
接下来,“女牛有约通银汉”引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暗示了这对恋人的深情厚意和因银河阻隔的无奈。“儿女虚传送綵丝”则描绘了人间孩童们在这一天用五彩丝线象征性地传递爱情,尽管他们并不理解其中的深意。
“月色冷侵丹桂影,露华凉沁碧梧枝”通过描绘清冷的月光洒在丹桂和碧梧上,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美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恋人的思念。
最后,“客窗孤枕难成寐,卧听谁家玉笛吹”以诗人的独眠和远处传来的笛声作结,表达了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状,以及对未知远方的想象和对团圆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借七夕之景抒发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现实中的孤寂,展现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心准手停不得语,始见吴娘今越女。
天人冥接裁半方,晴摇香络风轻举。
避风亦复畏日色,待倚绣床徐拂拭。
大士幻身藏指尖,一丝飘断一丝黏。
小声低咒灵未答,敛容内向愁纤纤。
缘兹一意催成幅,秽不能留香并触。
何如静女自收藏,结取慈情照眉绿。
镇日苦风掀,为予偶屏息。
江容狎可亲,面面揉蓝碧。
返照结寒姿,群峰纷向夕。
潜鳞同浴鹭,上下吹红沫。
忽焉矗若屏,两岸划千尺。
烟中不辨谁,鸦轧声相及。
排樯如芒柽,倚竿出楼脊。
人语喧覆舟,远渡归帆急。
何处白茫茫,愁来暂可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