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龙高失翠,玉尺旋生华。
星宿灵妃府,琼瑶帝子家。
光留长信月,影乱上林花。
一望银潢接,寻源未有槎。
铜龙高失翠,玉尺旋生华。
星宿灵妃府,琼瑶帝子家。
光留长信月,影乱上林花。
一望银潢接,寻源未有槎。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观象台看雪二首(其二)》描绘了观象台上雪景的壮丽与神秘。首句“铜龙高失翠”形象地写出观象台上铜制的天文仪器在雪中显得更加高耸,原有的青翠之色被白雪覆盖,增添了冬日的肃穆。次句“玉尺旋生华”则以瑰丽的比喻,将雪花比作玉质的尺子,瞬间在天地间绽放出华美的光彩。
接下来,“星宿灵妃府,琼瑶帝子家”运用神话意象,将观象台与星宿、仙宫相联,暗示雪景的神圣和不凡,仿佛是星辰仙女的居所或天帝之子的府邸。诗人通过这样的联想,赋予了雪景更深的文化内涵。
“光留长信月,影乱上林花”进一步描绘雪后的景象,月光与雪光交织,使得长信宫(古代宫殿名)的月色更加明亮,而上林苑(皇家园林)的花朵在雪影中错落,增添了动态的美感。
最后一句“一望银潢接,寻源未有槎”,诗人抬头望去,银河(银潢)与雪景相连,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向往,然而现实中却找不到如《博物志》中所载的乘槎(木筏)去往天河的途径,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探索未知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观象台雪景的奇幻与静谧,同时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骢马去还鸣,江边候雁声。
筵开佛殿迥,人重帝庭名。
持斧威闽峤,悬旌入蓟城。
埋轮看意气,揽辔见澄清。
雕鹗霜空击,风云海岱迎。
才华高柱下,献纳在承明。
翠幰翻祇树,深杯别浦蘅。
迂疏愧知己,慷慨望君行。
天路青霄隔,能无故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