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庭簪绂立差肩,黼坐雍容第众贤。
士得采衣如昼锦,人瞻归马若天仙。
况提巨笔乘时出,应有高文与世传。
我久疏慵无壮思,聊倾病耳待江边。
广庭簪绂立差肩,黼坐雍容第众贤。
士得采衣如昼锦,人瞻归马若天仙。
况提巨笔乘时出,应有高文与世传。
我久疏慵无壮思,聊倾病耳待江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或考试的场景,充满了对学者和士人的赞美之辞。开篇“广庭簪绂立差肩,黼坐雍容第众贤”两句,形象地展现出一个宽敞的厅堂内,士人们按照等级站立或坐着,表现出一种庄重而有序的氛围。这里的“簪绂”指的是官员戴的帽子上的饰物,用来表示官职的高低;“黼座”则是装饰华丽的席位,显示了士人们的尊贵与雍容。
接着,“士得采衣如昼锦,人瞻归马若天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出了这些士人们考取功名后的荣耀景象。他们穿着象日间的锦缎一样鲜艳的服饰,使得观者们抬头仰望,就如同看到了从天而降的神仙一般。这不仅是对士人们外在荣誉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科举成功者的崇高评价。
“况提巨笔乘时出,应有高文与世传”两句,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情怀和期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提起笔来,以期待自己的文字能够流传于世,成为后人的典范。这既是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也是对于历史记载的渴望。
最后,“我久疏慵无壮思,聊倾病耳待江边”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长期的颓废和疲惫中,缺乏昔日的雄心壮志。即使如此,他依然希望能够倾听来自江边的消息,或许是期待着某种变化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士人们考取功名后的美好描绘,以及诗人个人对于文学创作和历史记载的渴望,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与向往的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