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诗细读如在屴崱杖屦间想像追和用坚重游之约四首·其三》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诗细读如在屴崱杖屦间想像追和用坚重游之约四首·其三》全文
元 / 程钜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炎方春浅未如焚,花木迷人意欲曛。

福地同游胜独往,中天一览破千闻。

于今难拟《高唐赋》,何日重开衡岳云。

眼底流求弹丸耳,楼船曾见汉家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鼓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历史的感慨。

首联“炎方春浅未如焚,花木迷人意欲曛”,以炎夏未至的春景起笔,春色尚浅,但花木已显生机,仿佛要将人引入一片迷人的光影之中。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未如焚”与“迷人”之间的转折,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而又略带朦胧的氛围。

颔联“福地同游胜独往,中天一览破千闻”,表达了与友人一同游览的愉悦与独特体验。在福地共享美景,相较于独自游览,更能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同时,“中天一览破千闻”一句,既是对眼前壮丽景色的赞叹,也暗含着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仿佛站在高处,一切尘世杂念都被抛诸脑后,心灵得到了净化。

颈联“于今难拟《高唐赋》,何日重开衡岳云”,引用了宋玉的《高唐赋》作为典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高唐赋》原是关于楚王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此处借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寄托了对再次体验相似美好时刻的渴望。

尾联“眼底流求弹丸耳,楼船曾见汉家军”,将目光投向远方,提到了流求(今台湾)与汉家军的历史事件。这里的“弹丸耳”形象地描绘了流求的地理位置之小,而“楼船曾见汉家军”则暗示了古代中国对这一地区的管辖与影响。这一联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回顾,也体现了他对国家领土完整的自豪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程钜夫

程钜夫
朝代:元   号:雪楼   籍贯:建昌(今江西南城)   生辰:1249年—1318年

程钜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程钜夫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因受元世祖赏识,累迁至集贤直学士,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程钜夫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猜你喜欢

或劝病中不宜数亲文墨医亦归咎题四绝以自戒末篇又以解嘲·其一

作字腕中百斛,吟诗天外片心。

习气吹剑一吷,病躯垂堂千金。

(0)

题赵昌四季花图·其一海棠梨花

醉红睡未熟,泪玉春带雨。

阿环不可招,空寄凭肩语。

(0)

陆务观云春初多雨近方晴碧鸡坊海棠全未及去年·其一

迟日温风护海棠,十分颜色醉春妆。

天公已许晴教好,说与鸣鸠一任忙。

(0)

倦绣

猧儿弄煖缘阶走,花气薰人浓似酒。

困来如醉复如愁,不管低鬟钗燕溜。

无端心绪向天涯,想见樯竿幡脚斜。

槐阴忽到帘旌上,迟却寻常一线花。

(0)

秋日杂兴六首·其三

秋高气弥清,岁晏天雨霜。

繁枝各病绿,况乃枝上香。

向来不胜春,渺在无何乡。

乐极定自悲,谁欤此更张。

春秋无终穷,荣落殊未央。

(0)

秋日杂兴六首·其四

嫣嫣芙蓉花,秀出清霜晨。

众卉已昨梦,孤芳若为新。

寒蜂无儇飞,一笑静自珍。

谁令婵娟姿,堕此寂寞滨。

绝世贵独立,后时莫酸辛。

回风佐小舞,薄日生微醺。

即事亦足乐,何必桃李尘。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