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轻举同浮丘,黄山到今仙境留。
攒峰排云三十六,势压地轴雄南州。
玄乡倒景接虚旷,太空清气凭萧飕。
恍疑万里运鹏翼,政似五月思貂裘。
尝闻丹炉灵药在,宝光夜静干斗牛。
我行虽云惬素尚,黄鹤不返令人愁。
忆年弱冠披图经,白发荏苒四十秋。
遐观奇绝勿轻去,山灵特为驱烟雾。
吾宗诗翁期不来,天风吹落惊人语。
何时同此采真游,尘缘誓将脱羁囚。
人间万事一杯酒,鼠肝虫臂徒包羞。
轩辕轻举同浮丘,黄山到今仙境留。
攒峰排云三十六,势压地轴雄南州。
玄乡倒景接虚旷,太空清气凭萧飕。
恍疑万里运鹏翼,政似五月思貂裘。
尝闻丹炉灵药在,宝光夜静干斗牛。
我行虽云惬素尚,黄鹤不返令人愁。
忆年弱冠披图经,白发荏苒四十秋。
遐观奇绝勿轻去,山灵特为驱烟雾。
吾宗诗翁期不来,天风吹落惊人语。
何时同此采真游,尘缘誓将脱羁囚。
人间万事一杯酒,鼠肝虫臂徒包羞。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开篇即以“轩辕轻举同浮丘”起笔,借古人的仙踪来渲染黄山的神秘与神圣。黄山“到今仙境留”,不仅展现了其历史的悠久,也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攒峰排云三十六,势压地轴雄南州”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黄山群峰耸立、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同时强调了其在地理上的雄伟地位。接下来,“玄乡倒景接虚旷,太空清气凭萧飕”则进一步渲染了黄山的空灵与清幽,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恍疑万里运鹏翼,政似五月思貂裘”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渴望以及对温暖衣物的思念,以此象征内心深处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依恋。接着,“尝闻丹炉灵药在,宝光夜静干斗牛”描绘了传说中的炼丹场景,暗含着对黄山神秘力量的敬畏与探寻。
“我行虽云惬素尚,黄鹤不返令人愁”表达了诗人虽然向往自然,但现实却难以如愿的无奈与遗憾。随后,“忆年弱冠披图经,白发荏苒四十秋”回顾了诗人从年轻时便对自然美景的热爱,直到如今岁月流逝,仍未满足的心愿。
“遐观奇绝勿轻去,山灵特为驱烟雾”体现了诗人对黄山美景的珍视与保护意识,希望后人也能珍惜这份自然的馈赠。最后,“吾宗诗翁期不来,天风吹落惊人语。何时同此采真游,尘缘誓将脱羁囚。人间万事一杯酒,鼠肝虫臂徒包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邀请与期待,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之人一同探索自然之美,摆脱世俗的束缚,享受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圣俞精为诗,坚重比白玉。
至宝识之希,未必谐众目。
应辰仰高风,跂耸自西蜀。
平生未相识,歉歉不自足。
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
得官当入秦,行李未结束。
先求圣俞门,执贽请所欲。
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黩。
羸马惮远行,毛鬣寒瑟缩。
旅拒不肯前,一步九刺蹙。
饥童袖拥口,手足尽皲瘃。
论诗久未出,窃骂怨满腹。
归来面扬扬,气若饫粱肉。
累累数十字,疏淡不满幅。
自谓获至珍,呼儿谨藏蓄。
长安十五驿,重复问川陆。
置诗怀袖间,勌懑辄披读。
高吟桑野阔,目瞑即投宿。
自可忘羁愁,行瞻灞陵曲。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其二投圣俞》【宋·司马光】圣俞精为诗,坚重比白玉。至宝识之希,未必谐众目。应辰仰高风,跂耸自西蜀。平生未相识,歉歉不自足。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得官当入秦,行李未结束。先求圣俞门,执贽请所欲。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黩。羸马惮远行,毛鬣寒瑟缩。旅拒不肯前,一步九刺蹙。饥童袖拥口,手足尽皲瘃。论诗久未出,窃骂怨满腹。归来面扬扬,气若饫粱肉。累累数十字,疏淡不满幅。自谓获至珍,呼儿谨藏蓄。长安十五驿,重复问川陆。置诗怀袖间,勌懑辄披读。高吟桑野阔,目瞑即投宿。自可忘羁愁,行瞻灞陵曲。
https://shici.929r.com/shici/TaPgahM3.html
山石古来色,河流无尽声。
行船自往返,群木几枯荣。
狂象调难伏,空华灭复生。
我来何所得,聊此濯尘缨。
昔解陈仓印,于今二十秋。
双凫久东上,五马重西游。
铙骑行关外,壶浆拥道周。
民心已化服,条教不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