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枕烟鬟。苍岚四面环。启疏棂、静对孱颜。
忽地浓云将雨过,浑掩却,一房山。花木小庭闲。
摊书午梦残。听枝头、鸟语绵蛮。
恰似江乡三月暮,梅子熟,藓痕班。
楼阁枕烟鬟。苍岚四面环。启疏棂、静对孱颜。
忽地浓云将雨过,浑掩却,一房山。花木小庭闲。
摊书午梦残。听枝头、鸟语绵蛮。
恰似江乡三月暮,梅子熟,藓痕班。
这首《南楼令·春日署斋即事》描绘了春日里诗人寓居斋室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交融。
首先,“楼阁枕烟鬟,苍岚四面环。”这两句以“楼阁”作为主体,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画面。楼阁仿佛依偎在轻烟缭绕的山峦之中,四周被苍翠的山岚环绕,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接着,“启疏棂、静对孱颜。忽地浓云将雨过,浑掩却,一房山。”这里通过开启窗户,面对着山峰的场景,展现了天气的变化。突然间,浓厚的乌云遮蔽了天空,预示着即将下雨,但随后雨过天晴,山峰重新显现,给人一种瞬间的惊喜和清新感。
“花木小庭闲,摊书午梦残。”这两句转向室内,描述了诗人午后的悠闲时光。在小庭院中,花木繁茂,一片宁静,诗人摊开书籍,似乎在享受午后的阅读时光,但梦已醒,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失落或回味。
最后,“听枝头、鸟语绵蛮。恰似江乡三月暮,梅子熟,藓痕班。”诗人通过听鸟鸣声,联想到江南三月的景象,那时梅子已经成熟,苔藓斑驳,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这种联想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内心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