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襄阳道中逢龙君御君御节镇西宁便道省太夫人》
《襄阳道中逢龙君御君御节镇西宁便道省太夫人》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征马隔林鸣,双旌忽背行。

白头橑远梦,红树促归程。

银管书生去,铁衣老将迎。

羌胡知姓字,檄草在边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襄阳道上的一次偶遇,诗人袁宏道在途中遇见了友人龙君御,后者正前往西宁省亲。诗中充满了旅途的动态与情感的细腻描绘。

首联“征马隔林鸣,双旌忽背行”,开篇即以生动的场景展现,征马在林间嘶鸣,双旌突然转向,预示着友人的离别与行进。这两句通过声音和动作,营造出一种行色匆匆、离别在即的氛围。

颔联“白头橑远梦,红树促归程”,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白发老人在远方沉醉于梦境,而红叶满树则催促着归家的行程。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白头老人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对家的思念,红叶则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归宿感,两相对照,表达了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银管书生去,铁衣老将迎”,转而描绘了不同身份人物的动态。书生带着银管(可能指信件或文具),轻装简行;老将身着铁衣,威严地迎接。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也暗示了和平与战争的不同面貌,以及对知识与力量的尊重。

尾联“羌胡知姓字,檄草在边城”,点明了边防的主题。羌胡(泛指北方少数民族)知道友人的姓名,意味着边境的安宁与友人身份的显赫。檄草(檄文的草稿)在边城,预示着友人此行可能与军事事务有关,或是为了维护边疆的安全与稳定。这一联既体现了边防的重要性和友人的责任,也蕴含了对国家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旅途中的情感波动、社会阶层的差异以及边防的紧张局势,同时也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对知识与力量的尊崇,以及对国家和平的向往。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相见欢·霜花零落全稀

霜花零落全稀。
不成飞。
寒水溶溶漾漾、软琉璃。
红未涌,青已露,白都晞。
□□□□沙暖、戏凫鹥。

(0)

一斛珠·平塘玉立

平塘玉立。
薄罗飞起层层碧。
人心不似花心密。
待要相逢,未必相逢得。
袜尘不动何曾湿。
芙蓉桥上曾相识。
舻声摇去江声急。
西北高楼,回首浮云隔。

(0)

一斛珠·风流太守

风流太守。
未春先试回春手。
天寒修竹斜阳后。
翠袖中间,忽有人红袖。
天香国色浓如酒。
且教青女休僝僽。
梅花元是群花首。
细细商量,只怕梅花瘦。

(0)

一斛珠·寒江凝碧

寒江凝碧。
是谁翦作梨花出。
花心犹带江痕湿。
轻注香腮,却是桃花色。
飞来飞去何曾密。
疏疏全似新相识。
横吹小弄梅花笛。
看你飘零,不似江南客。

(0)

怨春郎·芦花已老

芦花已老。
蓼花已老。
江腹冲风,山头残照。
暮烟不辨栖鸥。
识归舟。
归舟照顾新洲阁。
惊波恶。
别拣深湾泊。
南津北泺,水村总没人家。
莽平沙。

(0)

倦寻芳·冰壶秋月

冰壶秋月,去了潘郎,传到梁老。
骑马乘船,麾斥五湖三岛。
任捎云,兼拂日,拽蛟龙、鳞鬣都推倒。
厢尘中,分付高人胜士,把云烟扫。
乾坤巧。
自苍筠无汗,乌锥无刃,此为至宝。
第一君门通表。
书囊谏草。
第二文章扬事业,第三编简摅怀抱。
千百般,终久被他磨了。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