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橙数珠·其二》
《橙数珠·其二》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从头细转梵王经,一串秋香得洞庭。

为报重苏当自惜,莫教落入念珠厅。

(0)
鉴赏

这首诗《橙数珠(其二)》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诗中以“橙数珠”为意象,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生哲理融合在一起。

首句“从头细转梵王经”,以“梵王经”象征着深邃的智慧和修行的过程,而“从头细转”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过程的细致体悟和深入思考。这里不仅描绘了诗人对宗教或哲学的探索,也暗含了对生活细节的重视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次句“一串秋香得洞庭”,通过“秋香”这一意象,将季节的更迭与地理的广阔联系起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洞庭湖作为背景,既增添了画面的壮丽感,也寓意着诗人的心境开阔,能够从自然景观中汲取灵感和力量。

后两句“为报重苏当自惜,莫教落入念珠厅”,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前一句“为报重苏当自惜”意味着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时,应当珍惜每一次重生的机会,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后一句“莫教落入念珠厅”则可能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过于沉迷于形式化的仪式或外在的修行,而忽略了内心的真正觉醒和成长。这里“念珠厅”可能象征着某种形式化的修行场所或状态,提醒读者在追求精神提升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和自我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橙数珠”的意象,探讨了自然、人生、修行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生活时应持有的态度和方法。它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感时·其一

乾坤作戏未逢场,人力天心两渺茫。

粉黛纵工愁掩袖,菁华如竭忍搴裳。

非才论计终投石,短鬓忧时欲见霜。

万里麻鞋成底事,悲来无地可佯狂。

(0)

羊城秋忆·其七

万家倾橐筑禅房,绣幕辉煌映大江。

舍利暗藏金凤塔,上方深锁玉龙窗。

三城热血涂丹壁,十郡冤魂结宝幢。

借问羊城饥饿魄,曾从只履到莲邦。

(0)

过高囧寺天直墓道

宿草何须哭,生初耿至今。

名完千载后,事了一生心。

劲节悬霜气,寒楸落日阴。

斯人不可作,惆怅少知音。

(0)

寄陈卧子司理

佳人南国擅风流,越布单衫雅好修。

鸿鹄九天终远举,芙蓉一水杳难求。

宝莲灯照千年室,玉树风生百尺楼。

白苧歌残意何限,断猿奔雁不胜秋。

(0)

霍山古循之仙洞雷江东去数十里望之如奇云巫进隐居其下皆称泉石之胜诗以先订·其二

空负烟霞趣,名山此独疏。

岂缘供眺咏,犹已寄清虚。

仙路馀松桧,云潭近石闾。

秋风便杖屦,先访辋川居。

(0)

故人叶金清治鼎不固殒诗以吊之

高洁当如鹤在津,此来当是谪天人。

涵虚笑返鸿蒙气,混俗难窥静远神。

泉石绝无秋后约,乾坤空过梦中身。

从今不悔知音少,修竹千年自结邻。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