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疑凤鸟,仲尼爱麒麟。
岂不为世瑞,所遇非所亲。
耳目素不接,谁能辨其真。
之子抱奇思,翩翩邈风尘。
迷方日以众,微言难具陈。
抚膺发长叹,衷曲谁为信。
出关岂慕远,遁世甘沈沦。
良由知者希,所以称至人。
楚人疑凤鸟,仲尼爱麒麟。
岂不为世瑞,所遇非所亲。
耳目素不接,谁能辨其真。
之子抱奇思,翩翩邈风尘。
迷方日以众,微言难具陈。
抚膺发长叹,衷曲谁为信。
出关岂慕远,遁世甘沈沦。
良由知者希,所以称至人。
这首诗通过对比楚人对凤凰和孔子对麒麟的误解,引出对王德操个人品质的赞美与理解的缺失。诗人以“楚人疑凤鸟,仲尼爱麒麟”开篇,借古喻今,指出人们往往因认知局限而错失真正的美好。接着,“岂不为世瑞,所遇非所亲”,表达了对真正卓越之士遭遇不公的感慨。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耳目素不接,谁能辨其真”,强调了理解和认识的难度。
随后,诗人转向对王德操的描述:“之子抱奇思,翩翩邈风尘。”赞美他虽身处世俗之中,却怀揣着独特且高远的思想。“迷方日以众,微言难具陈”,暗示社会环境的复杂与理解的困难,但王德操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抚膺发长叹,衷曲谁为信”,表达了对王德操内心深处情感无人理解的同情。
最后,“出关岂慕远,遁世甘沈沦”,描绘了王德操选择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良由知者希,所以称至人”,总结道,正因为理解他的知音稀少,才更显其为至人。整首诗通过对王德操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真正才华横溢之士在现实世界中遭遇的困境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对其坚守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品格给予了高度赞扬。
堤分内外湖,置闸期节制。
内湖育鳞族,蒸然繁其类。
漏卮或旁出,潜跃乃于外。
侵寻落野潦,釜烹同浪弃。
乘閒命罟师,濊濊临流试。
鲤鰋其品美,生放内湖既。
鳢鲇其品恶,逮众尽分赐。
纵之斯未能,挈入原有自。
忽忆文王囿,却笑此何谓。
楚宫花态至今存,倾国倾城总莫论。
夜帐一歌身易殒,春风千载恨难吞。
胭脂脸上啼痕在,粉黛光中血泪新。
谁道汉宫花似锦,也随荒草任朝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