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伴灵芝湖上吟,当年一悟至如今。
源流不乱知归趣,篇什无多见苦心。
贯虱功夫须切近,脍鲸力量要雄深。
暮年谁可谈兹事,盎有村醪且自斟。
曾伴灵芝湖上吟,当年一悟至如今。
源流不乱知归趣,篇什无多见苦心。
贯虱功夫须切近,脍鲸力量要雄深。
暮年谁可谈兹事,盎有村醪且自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还黄镛诗卷》。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诗歌创作心得和生活态度的诗篇。
“曾伴灵芝湖上吟,当年一悟至如今。”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灵芝湖畔吟咏诗词时,曾经有所感悟,这种感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里的“灵芝”象征着仙境或高洁之地,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源流不乱知归趣,篇什无多见苦心。”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文学追求,即使他的作品不多,但每一篇都凝聚了深厚的苦心和对文学的严谨态度。这里的“源流”指的是诗歌的创作脉络,“归趣”可能是指回到本真的文学兴趣。
“贯虱功夫须切近,脍鲸力量要雄深。” 这两句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来形容诗歌创作的工夫和力度。诗人强调要像贯穿小虫一样细腻入微,又要如同品尝美味的鱼肉那样,力求雄健深长。
“暮年谁可谈兹事,盎有村醪且自斟。”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淡然态度。这里的“暮年”表明诗人的年龄已高,而“盎有村醪且自斟”则是说在没有人可以分享这份文学情怀的情况下,自己仍旧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田园生活。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深厚造诣和执着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