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其一》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其一》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古风

身行半天下,何处无名山。

苏门天下胜,筑室不待年。

曩时孙公和,今代潘子渊。

无家安四壁,治生惟寸田。

去国行万里,往寄三茅閒。

山川半豺虎,一水不得前。

寄谢李龙眠,为我写风烟。

曲肱画图里,卧游西山颠。

尚恨画中隐,不得招闲闲。

有愿何必遂,古人岂尽然。

(0)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归田园居》的模仿与致敬之作,通过描绘潘清客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首句“身行半天下,何处无名山”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探索精神,同时也暗示了潘清客即将离开繁华世界,前往名山大川寻求心灵的宁静。接下来,“苏门天下胜,筑室不待年”则点出潘清客选择的地点——苏门山,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是隐居的理想之地,无需等待太久便能在此筑屋定居。

“曩时孙公和,今代潘子渊”两句将潘清客与历史上的隐士孙公和相提并论,强调了他选择隐居的高洁品质。接着,“无家安四壁,治生惟寸田”描绘了潘清客简朴的生活状态,他没有豪华的住所,仅以微薄的土地维持生计,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泊。

“去国行万里,往寄三茅閒”描述了潘清客离开国家,远行至三茅山隐居的情景,这里的“三茅”可能是指三茅峰或三茅观,都是道教圣地,象征着潘清客追求精神自由与道家哲学的生活方式。

“山川半豺虎,一水不得前”两句描绘了途中的艰难险阻,山川间充满了危险,连前行的道路都被阻挡,进一步突出了隐居之路的不易。

最后,“寄谢李龙眠,为我写风烟。曲肱画图里,卧游西山颠。尚恨画中隐,不得招闲闲。有愿何必遂,古人岂尽然。”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李龙眠的期待,希望他能通过绘画记录下这番景象,让无法亲身体验隐居之乐的人也能感受到山川之美。同时,诗人也流露出对无法亲自体验隐居生活的遗憾,并以此反思,认为愿望未必都能实现,正如古人所言,生活并非总是如愿以偿。

整首诗通过对潘清客隐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云顶寺蹙云轩

寺枕山巅拥翠峰,幽栖更与白云通。

半空栏槛千寻外,两蜀风烟一望中。

晨霁最宜天浩荡,夕阴先觉雨冥濛。

顷年曾坐盘陀石,不到轩前目未穷。

(0)

和毅甫惠茶相别

茶新诗亦新,垂贶及羁客。

有味皆清真,无瑕可指摘。

陇西飘何依,湘水流自北。

别后诵高吟,料公犹相忆。

(0)

阎博士挽词·其二

一梦龙蛇后,难寻博士星。

所居城见月,仍用柏为庭。

白马车齐送,黄宫户永扃。

松陵今夜客,恸哭入冥冥。

(0)

又水仙·其四

伍子波涛空淼然,至今犹有不平言。

屈原褊浅尤多忿,但恐有时来诉冤。

(0)

宿山馆·其六

龙归潭面千寻黑,虎视林隈两炬灯。

执爨正燃吹饭火,乞餐恰值寄眠僧。

倦听雨后诸岩溜,渴忆春前一片冰。

卧看满山红日晓,碧瑶城阙郁千层。

(0)

宿山馆·其三

烟萝断处初逢舍,云竹疏时忽见灯。

崄磴未归樵坞叟,破庵已去诵经僧。

暗龙吟罢庭无月,寒狖啼来谷有冰。

君看床头铁鳞甲,雨痕苔晕几千层。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