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吹动黄姑渚,正值牵牛逢帝女。
一年佳会阻星河,数刻交欢罢机杼。
主人留客当今宵,鸣筝少妇红罗绡。
娇声宛转鸾凰曲,媚眼低回乌鹊桥。
引羽流商歌愈缓,玉绳渐落明星烂。
履坠簪遗乐未休,钟沉漏尽愁将旦。
临别殷勤赠七襄,秋宵虽短此情长。
烛龙已驾扶桑晓,天上人间两渺茫。
凉风吹动黄姑渚,正值牵牛逢帝女。
一年佳会阻星河,数刻交欢罢机杼。
主人留客当今宵,鸣筝少妇红罗绡。
娇声宛转鸾凰曲,媚眼低回乌鹊桥。
引羽流商歌愈缓,玉绳渐落明星烂。
履坠簪遗乐未休,钟沉漏尽愁将旦。
临别殷勤赠七襄,秋宵虽短此情长。
烛龙已驾扶桑晓,天上人间两渺茫。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在曹能始宅中观赏妓女表演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浪漫色彩。诗中以“凉风吹动黄姑渚”开篇,巧妙地引入了七夕节的背景,黄姑渚即为牵牛星与织女星所在的银河两岸,暗示了故事的主角即将相遇。接着,“正值牵牛逢帝女”一句,直接点出了七夕节的核心——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如“一年佳会阻星河,数刻交欢罢机杼”,生动地展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短暂与珍贵,以及他们因天规所限而不得不分离的无奈。接下来,“主人留客当今宵,鸣筝少妇红罗绡”则转向了人间的场景,描述了在曹能始宅中,女子们弹筝献艺,宴饮欢聚的热闹景象。
“娇声宛转鸾凰曲,媚眼低回乌鹊桥”两句,通过女子的歌声和眼神,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温馨与浪漫,仿佛乌鹊桥上牛郎织女的相会,也在这人间宴会上得以重现。随后,“引羽流商歌愈缓,玉绳渐落明星烂”描绘了音乐渐入高潮,时间缓缓流逝的场景,而“履坠簪遗乐未休,钟沉漏尽愁将旦”则表达了宴会虽终,但人们仍沉浸在欢乐中的不舍之情。
最后,“临别殷勤赠七襄,秋宵虽短此情长”点明了宴会结束时的赠礼与离别,虽然夜晚短暂,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会长久铭记。而“烛龙已驾扶桑晓,天上人间两渺茫”则以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暗示了人间与天界之间的距离,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和浪漫传说,还融入了人间宴饮的欢乐与离别的哀愁,展现了诗人对这一传统节日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艺术感悟。
玉砌雕阑,朱门紫陌,争似道人茅宇。
尊有新醪,盘无兼味,自傍小溪垂缕。
富贵何淫,贱贫亦乐,此外更无他语。
有时将明月为家,或共白云为侣。
还俯视、六合之间,茫茫何物,不入灵台丹府。
绿水青山,野花啼鸟,已把此心留住。
梦熟黄梁,尘飞沧海,转首便为千古。
问雪堂、归去何时,江上一梨春雨。
驴背驮诗,鸱夷盛酒,晓踏苏堤残雪。
露阙云门,璇阶玉宇,照耀日华光洁。
见说孤山,犹存老树,清兴一时超越。
画船归、更有渔舟,此景顿成奇绝。
还四顾、表里通明,高低一色,尘土不容豪发。
却忆韩郎,花开顷刻,谁得染根仙诀。
雪后园林,天开图画,眼界迥然俱别。
待黄昏、约取林逋,湖上朗吟香月。
醉里闲吟,兴来独往,山静悄无人语。
两岸桃花,一溪春水,似忆仙源无路。
花上莺啼,云间犬吠,偶到洞仙琳宇。
便相留、闲话长生,嗟我委形非故。
图画里、昔日天台,当年刘阮,此说荒唐无取。
避世秦人,放舟渔子,却恐偶然相与。
岭日将沉,林风忽动,吹落半帘红雨。
待少焉、月出东方,拄个瘦藤归去。
有酒无肴,柰何良夜,客有鲈鱼相惠。
如此山川,几何日月,三国竟成何事。
目断风帆,江空岁晚,觅句漫思无已。
怕多情、笑我华颠,甚矣吾衰久矣。
客知夫、水与月乎,盈亏如彼,逝者有如斯水。
舟放中流,听其所止,夜久江流声细。
鹤为予来,客辞予去,予亦就眠篷底。
忽羽衣、过我林皋,惊觉一番残醉。
君实园中,尧夫窝内,独乐正同安乐。
维水泱泱,予怀渺渺,西望每思伊洛。
草色随车,花香袭屦,风景至今犹昨。
被杜鹃、啼破天津,使觉市朝萧索。
谁复见、万古龙门,三春桃浪,冲岸紫鳞争跃。
月到风来,水流云在,安得二贤同酌。
心上经纶,鉴中治乱,叹息九原难作。
笑红尘、逐利争名,总是蝇头蜗角。
芳草纤纤,游丝冉冉,可爱地晴江碧。
世事浮云,人生大梦,歧路漫悲南北。
漉酒春朝,步蟾秋夜,却忆旧时巾舄。
问故园、何日归欤,松菊已非畴昔。
谁似我、十亩柔桑,千头佳橘,饱看绿阴朱实。
溉釜烹鱼,饭疏饮水,胜咀绛霞琼液。
鸟倦知还,水流不竞,乔木且容休息。
喜间来、事事从容,睡觉半窗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