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巳买米》
《丁巳买米》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古风

余禄曾忝窃,侍从亦三迁。

一鸣仗马斥,无术可回天。

归来成荏苒,独钓韩江边。

剩有胸中赤,白发忽垂肩。

老臣生计拙,忧国愿丰年。

讵期泰运啬,旱潦数缠绵。

丙午曾销带,荆归解金钿。

旁人问何事,余云买米焉。

即岁灾犹剧,疲民磬益悬。

欲宽赋税也,军需尚算缗。

潮阳八千里,何日达幽燕。

无以求遏籴,宁劳净客船。

愧余旧谷没,新谷眼望穿。

勿论交情废,举家待市廛。

幸有神明宰,五彩谢鹰鹯。

修救焦思苦,雨露薄云烟。

惟愿观风使,献纳圣人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的《丁巳买米》,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生疾苦与政治困境。

首句“余禄曾忝窃,侍从亦三迁”,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生涯,虽曾有幸担任官职,但多次调动,暗示了官场的复杂与不易。接着,“一鸣仗马斥,无术可回天”表达了诗人对无法改变国家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归来成荏苒,独钓韩江边”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孤独生活,通过钓鱼这一行为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然而,“剩有胸中赤,白发忽垂肩”又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牵挂。

“老臣生计拙,忧国愿丰年”展现了诗人作为老臣的忧国忧民情怀,尽管生活困顿,但仍心系国家的繁荣与百姓的福祉。接下来,“讵期泰运啬,旱潦数缠绵”揭示了国家面临的自然灾害频仍,经济与民生的艰难处境。

“丙午曾销带,荆归解金钿”描述了诗人为了购买粮食而节衣缩食的生活状态,反映出当时粮食短缺的社会现实。“旁人问何事,余云买米焉”则通过他人的不解,进一步强调了粮食问题的紧迫性。

“即岁灾犹剧,疲民磬益悬”继续描绘了灾年的苦难,百姓生活陷入极度贫困。“欲宽赋税也,军需尚算缗”表达了诗人对减轻百姓负担、解决军费需求的呼吁。

“潮阳八千里,何日达幽燕”体现了诗人对解决粮食问题的急切心情,以及对远方援助的期盼。“无以求遏籴,宁劳净客船”表达了在粮食供应困难的情况下,诗人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寻求粮食。

“愧余旧谷没,新谷眼望穿”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储备不足、未来粮食短缺的担忧。“勿论交情废,举家待市廛”则反映了在困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考验。

最后,“幸有神明宰,五彩谢鹰鹯”表达了诗人对有能力治理国家的官员的期待。“修救焦思苦,雨露薄云烟”描绘了官员们为解决民生问题而努力的情景。“惟愿观风使,献纳圣人前”表达了诗人希望官员们能将民众的疾苦上报朝廷,以求得国家的关注与帮助。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百姓的苦难生活和诗人对国家与人民深切的关怀与忧虑。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题张宗苍雪景

奇峰诡石玉雕锼,飞阁还凭素练流。

点缀天然成迥句,不须烛照费冥搜。

(0)

重阳

九日惟今日,登高此最高。

天空秋益肃,峰迥兴偏豪。

撷秀寒于菊,割鲜腴胜糕。

景光随处赏,赓咏有仙曹。

(0)

临秋清暇好,作雨塞山灵。

著树湔红绿,霏空幻色形。

适当停跸际,便可倚窗听。

两两沙禽度,冲烟落远汀。

(0)

小金山

滦江固觉非扬子,试问金山是异同。

两水会归溟海后,根源总在大圆中。

(0)

石槽行宫对月再叠旧韵

桂轮昨夜十分妍,翼魄偏欣更静娟。

野景恰逢将望夕,清光肯负广寒天。

已看妙鬘全收翳,欲嘱飞娥永驻圆。

佳节团圞才过了,地庐料是总迟眠。

(0)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七孙廷尉绰

混沌质之始,形色初未兆。

如何之二子,凿窍俾其夭。

涉言已失之,况言而未了。

吾羡蒙庄子,独能与世矫。

斯人已仙去,知音曷其少。

披发偃山中,落落乔松老。

浪迹任天真,亦不云脩道。

辉辉东冈上,一轮秋月皓。

对之无一事,何必太元草。

托志在返初,用心即邻巧。

高蹈溟海垠,日日狎青鸟。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